┃廣 西 ┃ 2068.2 ┃ 161.48 ┃ 10.88 ┃ 7.81 ┃ 9 ┃ 0.44 ┃ 23 ┃
┃重慶 ┃ 1317.0 ┃ 183.62 ┃ 3.71 ┃ 13.94 ┃ 3 ┃ 0.23 ┃ 28 ┃
┃四 川 ┃ 3829.5 ┃ 416.60 ┃ 6.05 ┃ 10.88 ┃ 7 ┃ 0.13 ┃ 30 ┃
┃貴 州 ┃ 1682.7 ┃ 126.81 ┃ 8.81 ┃ 7.54 ┃ 11 ┃ 0.45 ┃ 22 ┃
┃雲南 ┃ 1908.6 ┃ 8.65 ┃ 14.16 ┃ 0.45 ┃ 24 ┃ 0.62 ┃ 16 ┃
┃西藏 ┃ 97.5 ┃ 0.00 ┃ 3.56 ┃ 0.00 ┃ 31 ┃ 3.01 ┃ 9 ┃
┃甘肅 ┃ 906.7 ┃ 91.43 ┃ 35.69 ┃ 10.08 ┃ 8 ┃ 3.04 ┃ 8 ┃
┃青海 ┃ 162.4 ┃ 5.87 ┃ 1.38 ┃ 3.61 ┃ 13 ┃ 0.60 ┃ 17 ┃
┃寧夏 ┃ 181.2 ┃ 21.48 ┃ 1.25 ┃ 11.85 ┃ 4 ┃ 0.48 ┃ 20 ┃
┃新疆 ┃ 343.9 ┃ 0.66 ┃ 33.63 ┃ 0.19 ┃ 28 ┃ 4.96 ┃ 4 ┃
┣━━━━━╋━━━━━━╋━━━━━━╋━━━━━━╋━━━━━━╋━━━━╋━━━━╋━━━┫
┃民族地區 ┃14460.4 ┃ 1137.48 ┃ 145.22 ┃ 7.87 ┃ ┃ 1.00 ┃ ┃
┣━━━━━╋━━━━━━╋━━━━━━╋━━━━━━╋━━━━━━╋━━━━╋━━━━╋━━━┫
┃內地地區 ┃31971.8 ┃ 1727.87 ┃ 793.26 ┃ 5.40 ┃ ┃ 2.48 ┃ ┃
┣━━━━━╋━━━━━━╋━━━━━━╋━━━━━━╋━━━━━━╋━━━━╋━━━━╋━━━┫
┃全 國 ┃46432.2 ┃ 2865.35 ┃ 938.48 ┃ 6.17 ┃ ┃ 1.34 ┃ ┃
┗━━━━━┻━━━━━━┻━━━━━━┻━━━━━━┻━━━━━━┻━━━━┻━━━━┻━━━┛
資料來源:根據《地區與發展:西部開發新戰略》(胡鞍鋼主編,2001)有關資料整理。
(3)封閉保守。自1978年以來,中國開始實施以現代化為目標的改革政策,民族政策有了新的變化,這一變化就是民族自治權明顯提高。這為各民族加快發展提供了可能,使少數民族在自治地中的地位有了進一步的加強,民族文化特征對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日趨強化。然而,自治權的提高並沒有使少數民族的經濟地位得到相應提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少數民族的封閉保守與人口遷移流動的半徑狹小等傳統文化因素,阻礙了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錯失了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帶來的如專業化商品生產、非農產業發展、技術革新、市場開放等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遷移原因(%)(表6)
┏━━━━━┳━━━┳━━━━━━━━━━━━━━━━━━━━━━━━━━━━━━━━━━━━━━━━━━━━━━━━━┓
┃ ┃少數 ┃ 全國 民族地區 內地地區 ┃
┃ ┃ ┣━━━━┳━━━━┳━━━━┳━━━━┳━━━━┳━━━━┳━━━━┳━━━━┳━━━━┳━━━━┫
┃遷移原因 ┃ ┃省內 ┃跨省 ┃內蒙 ┃ ┃ ┃ ┃ ┃ ┃ ┃ ┃
┃ ┃民族 ┃ ┃ ┃ ┃廣西 ┃寧夏 ┃新疆 ┃北京 ┃江蘇 ┃福建 ┃廣東 ┃
┃ ┃ ┃遷移 ┃遷移 ┃古 ┃ ┃ ┃ ┃ ┃ ┃ ┃ ┃
┣━━━━━╋━━━╋━━━━╋━━━━╋━━━━╋━━━━╋━━━━╋━━━━╋━━━━╋━━━━╋━━━━╋━━━━┫
┃婚姻遷移 ┃21.5 ┃ 14.1 ┃ 13.7 ┃ 11.9 ┃ 16.7 ┃ 21.5 ┃ 11.1 ┃ 9.6 ┃ 58.4 ┃ 46.5 ┃ 43.1 ┃
┃學習培訓 ┃17.7 ┃14.0 ┃ 8.4 ┃ 26.1 ┃ 16.8 ┃ 11.2 ┃ 30.9 ┃ 29.7 ┃ 12.5 ┃ 6.2 ┃ 2.6 ┃
┃務工經商 ┃13.0 ┃ 23.0 ┃ 29.5 ┃ 5.9 ┃16.6 ┃ 8.4 ┃ 7.4 ┃ 26.6 ┃ 4.8 ┃ 21.0 ┃ 39.7 ┃
┃隨遷家屬 ┃11.1 ┃10.2 ┃10.9 ┃ 7.2 ┃10.0 ┃ 23.4 ┃13.1 ┃ 6.7 ┃ 7.0 ┃ 6.0 ┃ 4.0 ┃
┃投親靠友 ┃11.0 ┃ 9.6 ┃10.4 ┃17.9 ┃11.2 ┃ 9.0 ┃14.3 ┃ 9.9 ┃ 3.8 ┃ 4.3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