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中篇(6)(3 / 3)

第三,短信收入。“超級女聲”的短信收入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短信投票和向觀眾發送有關超級女聲等節目資訊的短信增值服務。據天娛傳媒負責人說,湖南衛視大約能從每場比賽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萬元左右。而總決選期間短信投票量激增,每場總決選比賽的短信收入至少200萬元,7場比賽就是1400萬元,加上預賽期間的收入,總計有3000萬元左右的收入。

這些還不算“超女”為湖南衛視帶來的巨大的間接收益——電視台品牌與節目品牌的價值提升,冠名讚助費與廣告費溢價等。

節目品牌運營商

上海天娛傳媒有限公司,擁有“超級女聲”的品牌所有權,是“超級女聲”係列節目的品牌運營商。這家成立於2004年5月的小公司,不參與電視節目的分成,而將“超女”係列品牌及其衍生產品的開發與運作,作為主要盈利模式。

2005年8月26日,超級女聲總決賽落下帷幕。總決賽72小時後,天娛傳媒公司就推出音樂合輯《超級女聲終極PK》,這張專輯在8月30日就預售出60萬張,創造了不小的奇跡;在圖書市場,《李宇春,真帥》、《超級女聲寶典》等書先後發行,短短兩天訂貨期內便全部售罄;10月1日,“超女”全國巡演在成都開場,曆時近兩月,巡演10場,場場火暴;《超級女聲》同名電視連續劇也準備投入拍攝;“超女”服裝旗艦店也將在國內各大城市同時開張。在各大城市美發店,超女的幾種發型成為女性首選;印有超女頭像的小卡片和掛畫經常斷貨,受歡迎的程度超過成名已久的明星;被製作成電話彩鈴的超女歌曲下載率居於首位。

按照國外綜藝類節目中“廣告收入:品牌衍生收入=40%:60%”的商業規律保守推算,天娛傳媒的品牌衍生市場空間將接近兩億元。但在目前,天娛傳媒的實際主要收益仍來自於藝人經紀部分。藝人經紀包括簽約“超女”的廣告代言、演出、唱片發行收入等。

第一,廣告代言。據悉,2005年天娛傳媒已經把5個分賽區的前10名選手都簽在名下。冠軍李宇春為某品牌產品做“廣告代言人”的身價已達150萬元。某文具公司更是以上千萬元的價格一口氣聘請2005“超女”十強作為形象代言人,並且在未來3年時間裏擁有每屆“超級女聲”比賽前十名歌手的肖像、簽名和卡通形象的使用權。就廣告代言業務,天娛公司將從中獲益至少1000萬元。

第二,商業演出。“超女”全國10場巡演,整體上座率達到了60萬人次,這是中國內地演出市場前所未有的。經估算,巡演平均票價大約為260元/張,門票總收入就超過1.5億元。天娛傳媒在此業務上需要與娛樂包裝公司合作,天娛抽取10%左右的分成,從而獲得約1500萬元的收入。

第三,唱片《超級女聲終極PK》。該唱片總銷量估計突破百萬張。唱片普通版售價為25元,銷售額將達2500萬元。天娛同樣提10%的分成,約250萬元。

將廣告代言、商業演出、唱片等業務加起來,估計2005年天娛傳媒在藝人經紀方麵的收入約為2750萬元。

讚助企業

作為“超級女聲”的讚助企業,蒙牛乳業集團不僅對該節目進行冠名讚助,而且在“超級女聲”播出期間,為了提升公眾注意力,先後又投放了8000萬元後期宣傳費用,以“超級女聲”為標誌的“酸酸乳”廣告布滿公交車體、戶外燈箱和平麵媒體,並在其產品的包裝上,對“超級女聲”節目進行廣泛宣傳。其宣傳費用累計超過了1億元,但該企業從市場上獲得的直接經濟回報已經遠遠超過了上述費用。

據報道,依托超女活動,讚助商成功打進國內100多個城市,銷售額由去年的7億元,上升到今年8月為止的25億元,而其推廣費用隻占銷售額的6%。由於“超級女聲”的廣告帶動效應,2005年該企業的“酸酸乳”成為該公司主營業務淨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超級女聲”活動開始後20天,所有庫存和當月產品均銷售告罄,後來又新增了兩條生產線,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2005年上半年,“酸酸乳”在全國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00%,2005年全年銷售收入可達25億元。按照液態奶平均毛利率22%推算,該企業由此賺取的毛利潤至少為5.5億元。

廣告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