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和弘揚具有甘肅特色的優秀文化精神
雖然文化傳統一經形成就有其穩定性,但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麵對甘肅地域文化中與時代精神要求不一致的成分,我們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植入新的精神因子,塑造甘肅文化的新形象。
1.決策層要與時俱進,把握主旋律,把文化建設寫進全省發展戰略,一定要將其置諸甘肅省的“十一五”規劃之中。黨的十六大召開後,像浙江、江蘇等省都提出在推進經濟強省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文化大省建設的新戰略一作為經濟欠發達的西部省份,我們在實施發展抓項目的同時,一定注意要把文化這個項目不能置諸腦後,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2.我們必須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取甘肅傳統文化之精華,去其糟粕,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培育和弘揚具有甘肅特色的優秀文化精神。一要理性選擇觀念,改變甘肅長期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唯上唯官的心態,一切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製宜求發展。二要注重效率效益觀念,摒棄好大喜功的習慣,引進成本與效益觀念。三要有時間競爭觀念,不怨天尤人、自甘落後,以隻爭朝夕的精神在未來的第十一個五年中縮短與沿海發達省份的差距,努力實現甘肅的跨越式發展。四要樹立務實創新的觀念,因地製宜,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大膽突破體製與人為的觀念,使甘肅的地域文化觀念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創新狀態。
3.我們應當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信息社會轉型的高度,摒棄甘肅文化傳統中的小農意識,轉換舞台和背景,用工業精神改造農業文化,用信息文化去提升工業思維。我們應當從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的高度,擯棄甘肅文化傳統中計劃經濟意識和官本位意識,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大力弘揚契約精神、信用意識、平等觀念、競爭思維、創業精神和敬業精神。
4.要按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塑造甘肅特色文化,倡導先進文化,發展現代文化,改造傳統文化,提升大眾文化,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揚甘肅文化中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團結務實的優良傳統,努力走在先進文化的前列。
5.把地域文化的精髓部分編入中小學鄉土教育讀物。大多數本地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對甘肅的曆史人文資源和文化淵源等很生疏。有些事物原本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但我們自己並不知曉,或者有時候也知道有些東西是甘肅的,但隻識皮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平時說話、寫文章,都稱甘肅地域文化底蘊深厚,但究竟深在哪裏,厚在何處,很難條分縷析地說清楚。文化對人的影響力是長期持久的,建構和諧社會同樣是一項長久的工程,因此,要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一定要注意從娃娃抓起。建議組織專家學者編出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的鄉土教育讀本,使我省的孩子們從小認識家鄉、熱愛家鄉,使之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接受積極價值觀與道德倫理觀的熏陶。
6.樹立文化產業經營思想。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文化競爭與傳播主要是通過市場來實現,這方麵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文化貿易逆差。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文化競爭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同樣是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交鋒。好萊塢的大片,不僅僅是好看、投觀眾之所好,更重要的是,借此輸出美國的三權分立、民主、自由的價值觀,悄無聲息、潛移默化。我們在這方麵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我們要利用甘肅的地域文化資源為建構和諧社會服務,也必須借用文化經營的路數。總體來看,甘肅的文化經營還存在粗糙、散亂、影響力太弱的問題。我們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像《絲路花雨》、《大夢敦煌》這樣在海內外叫得響的品牌還太少,應進一步總結該劇和《讀者》成功的經驗,認真研究受眾心理和市場消費需求,增強針對性,創造和提供“特、名、精”的文化產品;這既能創造產業經營的良好業績,又可以輸出合乎時代進步要求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