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蘭州市委黨校王存銀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農村基層黨的建設,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高黨領導農村工作水平,全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包括鄉鎮黨委,村黨支部。基層黨組織建設就是加強這些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
一、新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黨支部缺乏凝聚力,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有弱化的趨勢,吸引力和戰鬥力有所下降。一些地方宗教宗族勢力膨脹,黨組織麵臨嚴重挑戰。許多地方,農村幹部沒有人願意幹,或者輪著幹,致使宗教宗族勢力乘虛而入。
2、一些地方特別是偏遠的村級基層黨組織“軟、懶、散”問題沒有根本性的改觀。部分鄉鎮黨委缺乏憂患意識,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致使黨建工作形成上麵急,中間熱,下麵冷的局麵。基層工作仍然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即布置任務多,檢查落實少;一般號召多,具體措施少;講究形式多,注重實效少。麵對這種情況,一些農村黨支部感到工作難以開展。部分村組織處於癱瘓狀態。人員不穩定,後遺症激增。
3、部分農村基層幹部思想作風不正,工作作風粗暴,群眾反映強烈。當前農村基層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麵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損害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導致一些地方黨群幹群關係緊張,甚至造成矛盾激化,誘發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影響基層政權的穩固。
4、農村黨員和幹部的價值觀念發生變化,黨的觀念明顯淡化。一些經濟落後的地方,黨的活動時間和黨員活動經費均無保證,使得一些黨員光榮感責任感淡化,各種糊塗觀念應運而生,什麼“各種各的田,各賺各的錢,黨員不黨員,隻差二角錢”,“黨票不如鈔票”。很多農村青年對入黨抱無所謂的態度,要求入黨的人數大幅度下降,黨員隊伍後繼乏人。部分農村黨員信仰動搖,認識模糊,紀律鬆弛。
5、農村基層組織陣地建設落後。不少經濟落後的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沒有電話,沒有廣播,沒有辦公場所和活動場所。沒有像樣的會議室,沒有足夠的桌椅,沒有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僅有的是幾間小屋子,幾張舊桌子。過去各村都有高音喇叭,有什麼事情隻要在大喇叭裏一廣播,群眾就都能聽到,現在有些村就連這最簡單的辦公設施都達不到,農村基層組織陣地建設之簡陋可想而知。
二、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按照新時期基層黨建的新要求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1、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作用一是建好服務陣地,著重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等資源,開展農村黨員大培訓。二是創新服務載體,不斷完善以村黨黨支部為核心,包括村民委員會、村經濟聯合會“三位一體”的村級組織建設新機製,打造“支部、協會、黨員、農戶、市場”五位一體的農村基層黨建服務載體。三是健全幫扶製度,開展“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四是嚴格考評機製。建立健全黨組織動態考核管理機製,定期對村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情況進行檢查落實,確保廣大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2、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凝聚人心的作用
一是通過加強民主建設凝聚人心,建立和完善黨務公開、“一事一議”等製度,保障和落實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二是通過實施惠農工程凝聚人心,抓好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惠農政策的落實;開展“結對幫扶”、“連心送溫暖”等主題實踐活動;三是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人心,積極推廣“黨員承諾製”,探索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做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
1、建設一個團結堅強的好領導班子,尤其是選好一個好的支部書記,是搞好農村黨組織建設的關鍵。一是選。在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下選拔那些熱心為群眾出力,公道正派,能領導群眾共同致富的人進入班子。二是訓。加緊培訓提高支部班子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三是調。對那些年老體弱、不發揮作用的支部書記,必須堅決調整。四是穩。各級黨委既要支持農村基層幹部開展工作,又要關心他們的疾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