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廟中(1 / 2)

這是一間很小的小廟,然而供桌兩側的燭槽中卻依然有幾根燃著的蠟燭以及密密麻麻插著燃完的蠟燭支。燭槽裏盛有一半細沙,供蠟燭的竹條支立腳。槽中還注上了水,淹沒了細沙,大概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吧。

香爐裏也是同樣的,也有幾十根點燃的香條以及密密麻麻插著燃完的香條支。隻是香爐裏是不是灌滿了細沙就不得而知了,因為香爐上滿滿覆著的都是香灰,唯一可知道的,就是沒有在香爐裏注上水。

燭槽是鐵製的,刷了一層暗紅色的漆。而香爐怕是有一定的年代了吧,是一隻三足鼎,端端地立在供桌的前段,大概就是所謂的紫銅香爐了。香爐的兩側掛著用紅綢包著的春草,泛著瑟瑟的棕黃色,可見這春草早已枯萎多時了,然而更添增了這香爐的古樸氣質。香爐後側爐口裏插著兩隻泛金色的好似剪刀手的東西,我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金花”了吧。香爐前的爐肚處貼著一張大大的紅綢紙,但也掩蓋不了爐肚上四個浮雕的字:“風調雨順”。

供桌前麵是雙龍戲珠的圖案,騰雲駕霧,爭奪著燃火的珠子。而雙龍戲珠圖上靠近桌沿的地方,用大號墨筆書寫著四個略草的字:“合境平安”。似乎和爐肚上的“風調雨順”相呼應。

“大概信仰都有著淳樸的初心吧。”當我看到這八個字,不由想道。“隻是有些後來人自以為是,胡作非為,並不解先人的初衷,增添了許多多餘之舉,終於將這淳樸的初心淪為了迷信。”

往裏走,愈見昏暗。

“這就是神明的居所嗎,為什麼連一扇通風通光的窗戶都沒有呢。”我自言自語。

供桌後端兩側立著兩盞古銅色的高腳油燈,用一個八角玻璃罩罩著,燈盤上盛滿了油,一根從油堆裏冒出的燈芯擱在燈盤的邊緣上,隻露出小小的一頭,燃著晦暗的火苗。燈底下有接油的圓盤,用來接燈盤上溢出流下來的油。而接油的圓盤用管子連著桌腳下的油桶,顯而易見,油桶是用來裝多餘的油的。

靠近牆邊的地方有一張長方形的紅桌,桌上堆滿了各式各樣裝食用油用的罐子、瓶子。有些並未開封,有些已經用去了一大半。

“這些大概就是信男信女供奉用來添燈的油吧。”我並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也沒有考證的必要。

再往裏走,反而見到微弱的紅光,是裏間頂上吊著的紅燈泡所發出來的。

我撩起長裙,跨過裏外間之間的石檻,映入眼簾的,是神龕。神龕之上端坐著三尊神像,惟妙惟肖。至於是木雕還是石雕,亦或者是銅像,不得而知。

裏間的設置除了神龕、神像之外,就隻有供桌了,供桌上並沒有設置香爐、燭槽、油燈等物品,大概是為了裏間不受煙霧熏繞,攪擾了神明吧。供桌前還有一塊長方體暗紅色的皮質跪墊,隻是跪墊稍顯殘舊,有好幾處外皮破開,露出了裏麵的黃色海綿。

“這是要跪幾次才能折騰成這個樣子啊。”看著殘舊的跪墊,我心想。

三尊神像立在神龕的裏麵,光線晦暗不明,看不清神像的模樣,隻是隱約看得到神龕牌簷上有三塊寫有字的牌子。走進一看,左邊的牌子上寫著“財神老爺”,中間的牌子上寫著“福德老爺”,右邊的牌子上寫著“珍珠娘娘”。除了“財神老爺”之外,我並沒有聽說過另外兩位神明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