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試飛院整體的市場意識及市場競爭能力顯著增強,民品經營不斷發展。研究院圍繞院戰略目標,緊密結合試飛資源優勢,提出了發展經營工作的“六大優勢”,加大了對“新產品”開發的投入力度,確定了經營係統規劃方案,拓寬了經營範圍,提高了經營能力。科研橫向合同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試飛院緊緊抓住軍工發展難得的曆史機遇期,同航天、電子、兵器等集團簽訂了150餘項合同,總額超過數億元。
2.強化管理,保證飛行安全
嚴格管理,狠抓製度建設。試飛院基本形成了一套較為係統完善、具有較好操作性和較強約束力的管理製度體係。試飛院幹部職工質量意識、安全意識、顧客意識和市場意識顯著增強,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係認證,強化了過程控製,用數據說話的風氣初步形成;質量體係運行有效,自2000年以來,已安全飛行29458架次。2003年,試飛院提出安全生產“零事故”管理理念和奮鬥目標,率先建立和通過了GB/T2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認證,采用規範化科學的先進管理方法,連續三年獲得了安全生產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3.試飛文化大放異彩
試飛院在50年發展進程中積澱了富有試飛行業特色的試飛文化。這些為全體職工所創造、認同、執行、傳承的價值理念始終引領著全體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在適應航空工業發展要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試飛院提出“用文化培育精神,用文化塑造形象,用文化宣揚品牌,用文化提升素質,塑造試飛院嶄新形象”,用文化的強大作用引領試飛事業持續發展。
在推進文化建設中堅持文化領航,堅持文化與戰略相互促進,堅持用先進的文化引領職工的價值觀和思想。試飛院根據行業的特殊性、產品的特殊性、人員的特殊性、發展經曆的特殊性等,確定了建設“內涵型”文化的思路。“內涵型”文化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企業內部員工的團隊精神和創造力,主要利用文化的凝聚力、親和力來吸引、穩定員工,著重挖掘職工的資質和潛能,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職工忠誠度,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協作,激活企業內部驅動力。
航空試飛事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行業特點與企業有許多不同之處。這種特殊的職能定位賦予試飛事業更多的為國防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做貢獻的職能要求和事業特征,同時,大家必須時刻關注航空產品研製過程,關心參與研製廠所的發展,關注部隊用戶使用和形成戰鬥力。因此,試飛院提出了“向國家負責,為用戶服務”的核心價值觀,這是職工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也是能夠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
在文化建設中,試飛院把文化建設作為一麵領航的旗幟,在領航的旗幟上寫著集團願景和試飛院奮鬥目標、曆史使命及主導價值觀。在這麵旗幟引領下,全體試飛人向著建設大集團的戰略目標,為“打造世界一流試飛機構”而激情進取,不斷超越。
隨著軍工科研院所製度改革不斷深化、航空工業戰略轉型加快,以及新一輪航空裝備跨代發展,試飛院麵臨的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未來型號任務技術跨越,難度陡增,對創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航空工業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產業化發展,躋身世界500強的戰略指引下,試飛院認真分析了麵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刻認識到持續發展的壓力更大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壓力更大了、質量安全的壓力更大了、滿足職工個人發展和利益需求的壓力更大了。因此,必須轉變思維,進行戰略轉型。試飛院以科學發展為立足點、以創新改革為著力點、以和諧惠民為落腳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為目標,分解落實集團戰略,形成了“發展和諧,固本興業,技術、人才、管理創新”的戰略管理基本思路:即通過管理和創新等一係列措施,充分發展、利用人才資源和技術資源,固本興業,實現和諧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