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山鷹”教練機功能係統采用了國內航空領域許多新成果。選裝了國內最先進的彈射座椅,采用電子程序控製、微爆穿蓋及出艙穩定裝置等高新技術。與傳統的拋蓋投射救生方式相比,穿蓋彈射方式縮短了從啟動彈射手柄至座椅彈出座艙的時間,提高了救生成功率,擴大了救生包線範圍,實現了零高度、零速度和高速飛行條件下安全彈射救生。
“山鷹”教練機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空中加油模擬訓練的需要,可以在機頭右側安裝一個模擬輸油裝置,為飛行員熟練掌握空中加油對接技術提供了條件。“山鷹”教練機還可用於先進戰鬥機、攻擊機裝備的激光製導、電視製導或衛星製導的對地武器使用訓練,使雙座型攻擊機的後艙武器控製員熟練掌握精確製導武器應用技能,有利於提高部隊戰鬥力。此外,還能掛載各種傳感器吊艙,適合進行特種任務訓練;也可以根據用戶要求改裝成偵察機、電子戰飛機等特種用途飛機。
“山鷹”在製定氣動布局方案時就是按照教練、攻擊型飛機要求設計的,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機動性,並且在外掛武器能力、設備安裝空間和燃油儲備等方麵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一旦國內外市場有需求,“山鷹”教練機可以通過適當改進機體結構、選配合適的動力裝置和航電設備,改進改型為單座或雙座輕型攻擊機,實施戰場近距空中支援或對淺近縱深目標的攻擊任務。這時,攻擊型的外掛點可增加到9個,總外掛量可以進一步提高到3.5噸,可攜帶各型航空炸彈、空地導彈、火箭彈、航炮和用於自衛的空空導彈,作戰半徑達到540千米。
先進的設計理念需要先進的製造手段作保證,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貴航集團就成功將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技術應用到飛機研製生產中,順利完成了殲7係列各型飛機研製和國內外民用飛機零部件轉包生產任務。1989年,殲教7飛機亮相巴黎航展大獲成功,被譽為“亞洲明星”。
從2000年起,貴航集團正式啟動以CAXA軟件為主要工具的“航空網絡化協同設計製造係統”(簡稱3C)項目研究,先後投入近兩億元完善製造終端硬件設備、應用軟件環境和信息數據傳輸網絡等建設。2003年,貴航集團接入金航網和國際互聯網,實現了與國內各大航空製造企業及波音、空客等國際航空公司異地協同設計、生產加工。3年來順利完成了“山鷹”、國家重大專項和國家高新型號工程的研製、生產任務,與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實現了異地聯盟轉包加工生產,完成了波音737、空客A320數十萬件結構件加工。
在2003年“山鷹”研製過程中,貴航集團改變“圖樣—模線—樣板—標準樣件”的設計製造方法,采用3C係統為主要網絡協同研發平台,把總體設計方案、工藝和生產管理三部分集成在統一的3C協同平台上,通過金航網和0A係統進行溝通形成數字樣機,最後將數控代碼傳輸到製造現場,極大地提高了研製速度,使“山鷹”研製生產過程從原來近5年縮短到19個月,創造了中國新機研製的速度紀錄。利用全機數字樣機網絡協同製造,在8個月裏新製零件5萬多個、繪製工藝裝備CAD設計20多萬張A4標準頁、CAM製造工藝裝備2000多套、CAPP編製典型工藝規程12萬餘份,網絡數據協同上千萬次。
貴航集團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開發了CAXA軟件,充分發揮3C係統平台網絡協同作用,目前已逐步形成了“數字樣機—數字模型”為主要技術的第三代戰鬥機設計製造新理念,凸顯新一代飛機數字化異地協同設計製造的特點。基於3C係統平台技術支撐,貴航集團中標承接了國家眾多重點型號和軍機部件轉包生產研製項目,將我國“數字樣機—數控製造技術”提升到新的高度,按進度、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在提升我國航空製造技術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僅國外民用飛機轉包生產一項CAM加工年收入已超過了5000萬元,產值以每年40%的速度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