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最先開展適航管理。哈飛公司最先在國內開展適航管理。運12飛機是國內第一個取得中國CAAC型號合格證的飛機,也是中國第一個走向世界取得美國FAA和英國CAA型號合格證的飛機。除運12係列飛機外,哈飛公司研製的直9A、H410、H425、HC120等直升機、FY450和FY550動力三角翼超輕型飛行器都取得了型號合格證。哈飛公司一直與美國FAA保持密切聯係,FAA已接受新研的運12F型飛機型號合格證申請。

二、飛機傳動係統之王———東安公司

東安公司始建於1948年,當年隻是一個小型飛機修理廠。60年過去了,現在東安公司主要產品是航空發動機、直升機傳動係統、飛機和發動機附件傳動部件、工業燃氣輪機發電機組,這些產品都是我國航空產品的核心。

東安公司現在的產品都是從航空發動機衍生發展而來的。從20世紀50年代初轉為航空發動機企業,東安公司航空發動機發展曆程經過了修理、引進生產、仿製到自主研製。東安公司製造飛機傳動產品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引進生產直5傳動係統。在改革開放後,80年代初通過引進生產專利、吸收消化到自主技術創新,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東安公司按照市場經濟方式運作,由於航空傳動產品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所以發展較快,現在已經是國內唯一的航空傳動產品專業化生產廠家。

改革開放前,東安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安裝在運7支線客機上的渦槳5甲1發動機。當時運7機群還比較大,有500架左右運7飛機在役,那時最多有1500多台發動機在飛。20世紀80年代初,東安公司身陷困境,迫不得已麵向市場抓產品。經過比較,選擇了當時尚屬國內空白的微型汽車發動機項目。1985年形成了年產2萬台的生產能力;1988年形成年產5萬台生產能力;1995年產銷量首次突破10萬台;1998年突破15萬台;2000年突破20萬台,累計生產超過100萬台;2002年產量突破30萬台。正是這個產品奠定並促進了東安公司的發展。

東安公司根據市場變化,把渦槳5甲1發動機的技術進步重點放到軍用市場。在軍用方麵,渦槳5甲1發動機主要用在轟炸機訓練上。軍隊訓練機特點是飛行次數多,在短時間內需要多次起降,因此對發動機熱循環次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渦槳5甲1發動機原來熱循環次數是2000次,首翻期是2000小時。為了滿足軍隊對發動機熱循環次數更高的需求,東安公司與GE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等進行技術合作,通過技術進步將渦槳5甲1發動機熱循環提高到3000次,發動機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也相應提高了,更好地滿足了軍方要求,拓展了軍用市場。2000年以後,渦槳5甲1發動機通過技術改進,在軍用市場出現了“第二春”,訂貨量從90年代末一年幾台增加到現在一年30多台。渦槳5甲1發動機重新獲得用戶認可,獲得好評。

20世紀50年代末,東安公司開始引進生產直5傳動係統,但技術含量很低,改革開放前已經被淘汰。80年代初,哈飛公司、東安公司等聯合引進法國宇航工業公司“海豚”直升機生產專利,東安公司承擔直升機傳動係統,包括直升機主減速器、尾減速器、主旋翼軸、尾軸和發動機連接軸的製造任務,工程量占整機22%左右。“海豚”直升機是當時歐洲比較先進的直升機,東安公司按照法方提供的工藝圖樣、工裝和規範對生產線進行了全麵改造,按照生產許可證進行生產,生產的原型機達到返銷法國的水平。在引進生產同時,東安公司開始進行直9傳動係統國產化工作,1992年12月國產化直9傳動係統定型。在完成國產化後,東安公司相繼研製生產了直9武裝型直升機、直9武改型直升機和直9武偵直升機的傳動係統。同時,在沒有參考資料的條件下,東安公司獨立改型設計了直9艦載反潛直升機傳動係統。1996年為駐港部隊裝備的12架直9製造了配套的傳動係統。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東安公司直升機傳動係統研發製造技術一步跨越40年。憑借研製直9係列直升機係統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基礎,東安公司相繼研製成功了直8和直11傳動係統,確立了國內唯一直升機傳動係統研發製造基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