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藍天豐碑說“太行”
日前,我國自行研製的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太行”通過設計定型審查,引起了業內外強烈的反響,也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
2005年,動力所研製的“太行”發動機設計定型。這不僅使航空發動機技術水平獲得一個極大躍升,而且產品性能也實現了一個極大躍升。第三代渦扇發動機不但在總壓比上較第二代渦噴發動機有很大提高,在材料使用溫度上較第二代發動機也大幅提高,同時也全麵提高了零件加工精度。這樣,中國一航所有參研單位在“太行”發動機研製過程中就要突破很多“新材料”、“新工藝”的難度,進行大量技術攻關,同時在加工設備上要進行技術改造。由於渦扇發動機有一股外涵氣流,因此,渦扇發動機在整機參數匹配上與渦噴發動機有較大的差異。另外,由於進入加力燃燒室的氣流溫度較渦噴發動機低,因此組織燃燒也困難。第三代渦扇發動機的部件水平又較第二代渦噴發動機上了一個大台階,不但設計難度大,而且在試驗設備上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造。
“太行”發動機研製經曆了18年艱苦曆程。通過這個型號研製,航空工業收獲頗豐:
1.拿出了一個產品
“太行”發動機研製成功,解決了國內飛機動力長期受製於人的難題。很多年來,中國的飛機普遍患有“心髒病”,也就是作為飛機“心髒”的發動機技術不過硬。“太行”發動機是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屬於三代機水平。“太行”發動機研製成功,可為我國數型飛機提供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發動機對飛機發展的製約。“太行”發動機同時也為我們搭起了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我們可以更快更好地進行“太行”係列發動機研究開發,還可以更為便捷地開展新型發動機預研,大大縮短研製周期。
2.走出了一條路子
通過18年艱辛研究,走出了“以我為主,自力更生,創新超越”的路子。從技術上,包括部件設計、係統設計、主機與加力匹配、係統與發動機匹配、發動機與飛機匹配,以及工藝、材料、加工方麵都通過自行研製大大提高了水平。
3.帶出了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的成員包括各個層次的技術領導、發動機設計人員、型號研製管理人員等,都通過型號研製成長起來。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技術隊伍。“太行”發動機剛開始研製的時候,技術人員大多數是20世紀6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通過“太行”的研製,年輕一代成長起來了,從設計人員到總設計師,現在已經全都是8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
4.創出一種新型模式
“太行”研製打破了“一廠一機”的模式,搞專業化生產大協作。從“太行”發動機研製開始,參研單位多達40餘家廠所,參研單位爭相采取新方法、新工藝,以創新的思維攻克製造中道道難關。對動力所設計的加工難度非常大的葉片,參加研製的單位欣然接受,組織攻關,生產出了合格產品,提升了工藝水平。
5.形成一種精神
“太行”通過18年研究形成了“矢誌不渝,創新超越”的精神。所有參研人員都飽含著對祖國航空事業的熱愛,始終懷著高度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埋頭工作,刻苦鑽研,全身心地投入到型號研製中去。
“太行”發動機在研製過程中曾遇到過各種技術問題和故障200多項,如風扇第一級工作葉片斷裂,采取改變“凸肩”設計,改進榫頭設計和采取阻尼等多項措施予以解決。軸承故障,主要改善潤滑解決故障。渦輪後支點滑油回油溫度高,主要在空氣係統上采取措施使故障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