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它決定著商品經濟的其他矛盾。
貨幣是商品的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結果。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貨幣的職能和貨幣的具體形式也在不斷發展。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經濟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交換依照商品的價值實行等價交換。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作用的實現形式。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激勵創新,促進競爭。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兩種基本形態。商品經濟經曆了簡單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個發展階段。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通過價格機製、競爭機製、供求機製起作用。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方麵的基礎性作用不可替代,但也存在自發性、有限性、局部性等難以克服的缺陷。
思考題:
1.為什麼說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2.貨幣是怎樣產生的?它的本質和職能是什麼
3.價值規律的內容和作用是什麼
4.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什麼關係?
5.簡述市場機製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