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種類和作用
一、種類
本教材限於篇幅,所謂財經管理時政文章的種類在性質上特指申論、新聞、評論、公開信和學術論文,而實際上遠不止這五種。僅就申論、新聞、評論、公開信和學術論文而言,以與時事政治密切相關的財經管理為寫作對象是其共性,也是與其他財經管理應用文的區別之所在。
二、作用
(一)引導輿情
輿情,通俗地講,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時期一定範圍內社會公眾對社會現實的主觀反映,是群體性的思想、心理、情緒、意誌和要求的綜合性反映。如今多媒體技術高度發達並全麵普及,輿情形成迅速,對社會影響巨大。財經管理時政文章就人們密切關注的現實經濟熱點問題發表看法和主張,站在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高度,闡明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觀點,可以引導輿情。財經管理時政文章的作者往往具有較高的財經管理政策觀念和理論修養,對於輿情能夠積極應對,超前謀劃,搶占先機,占領信息傳播的製高點,掌握輿論的主動權和傳播的主導權,驅邪扶正,趨利避害,幫助社會公眾對現實經濟熱點問題形成正確認識。
(二)應用實踐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實踐是理論的基礎,是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財經管理時政文章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其根本目的是應用於指導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當然,並非所有的財經管理時政文章都能夠立即應用於實踐。把財經管理時政文章應用於實踐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條件具備了就可以應用於實踐;條件不具備就無法應用於實踐。而且,因為實踐也有合理與不合理、正確與錯誤、自覺與盲目之分,所以,財經管理時政文章在事前對實踐的目的、方法、步驟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從理論上加以正確的審視、論證和預測,在思維中加以預演,就能夠減少失誤,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事後對實踐的不良後果進行正確判斷,就能夠在今後的實踐中避免重蹈覆轍。
(三)理論構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對理論的構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財經管理時政文章的理論觀點必須不斷創新,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夠適應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以及企事業單位財經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毫無疑問,財經管理時政文章的理論創新是十分嚴肅、十分艱苦的工作,特別是重大的具有原創性的理論創新,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盡管如此,理論創新的步伐是不會停止的。實踐證明,理論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和發展,應用於改革開放和企事業單位的財經管理工作,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很強。理論創新能夠推動實踐活動的層次、質量不斷提高和更新,為經濟社會創造出更多、更有價值的成果,為企事業單位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四)獨抒己見
財經管理時政文章在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就某些現實的財經管理問題獨抒己見,充分發揮了作者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優長。當然,這種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絕非隨心所欲、異想天開,而是立足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立足於企事業單位的財經管理工作的實際,遵循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通過深入實際獲取材料、分析材料提煉觀點、梳理觀點運毫成篇;或者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提供新鮮理念,或者為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寶庫提供思想資源,或者為改善企事業單位的財經管理工作提供優化方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財經管理時政文章的作者發揮了部門或領導的智囊作用。
(五)彰顯水平
財經管理時政文章的質量可以彰顯寫作者的水平,包括思想政策水平、專業學識素養、解決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具有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的作者能夠在理論、政策的把握和財經管理實踐的結合上融會貫通,所提出的觀點切合實際,對財經管理工作有很重要的把握實踐方向的指導價值。具有較高的專業學識素養的作者能夠在財經管理專業領域裏,就無論宏觀還是微觀的專業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新穎獨到的觀點,對財經管理工作有很重要的攻克難關的實際意義。具有較高的解決問題能力的作者能夠在錯綜複雜的問題和矛盾麵前運籌帷幄、臨危不亂、協調關係、化解困難,對推動財經管理工作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作者能夠駕馭各種財經管理文章的寫作。
(六)提高修養
寫作財經管理時政文章可以提高作者的理論修養、思想修養、政策修養和專業修養。在理論修養方麵,作者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就能夠高瞻遠矚,洞悉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的新事物、新問題,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作出符合中國實際的闡釋。在思想修養方麵,作者端正了個人的立場、觀點、態度,就能夠對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的新事物、新問題發表正確的看法。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修養,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企事業單位財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辦法。作者擁有廣泛深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紮實精深的專業學科係統知識,就能夠適應本職工作的專業需要,成為推動本單位實際工作的動力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