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個人金融概述(1)(3 / 3)

從傳統意義上講,金融本身考察的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個人金融也是從這兩點出發來研究,隻是其主體是個人。現代金融從表現形式而言,貨幣的借貸、兌換、買賣、款項的支持,票據的流通、證券的買賣,衍生工具的交換,實物的租賃,事物的保險,貴金屬的交換等,盡管形式不同,特點不同,但它們都是一種資產,其價值都要以貨幣計算,其增值狀況都以利息為尺度。並且他們的活動形成了一個市場,這個市場的主體既有企業又有個人還有政府,活動的目的也不僅是調劑貨幣資金的餘缺,對於個人主體而言,更為重要還有力求資產的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組合。從信用的角度來看,當代貨幣其實就是信用貨幣,因為它是在一定的信用製度下供給的,對貨幣的需求實際上表現為對信用流通工具的需求,這裏麵就包含了特定環境下相關貨幣、金融、投資政策,按市場經濟的要求,貨幣資金的融通必須建立在正常的信用關係基礎上。但是,在特殊的製度背景下,貨幣融通有可能不是建立在信用關係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政府行為”的基礎上,有關這一點,本文將在有關部分根據我國的情況做專門的討論。

2.1.4.個人金融的概念及內容

通過對上述相關概念的描述和分析,個人金融在本文中應該是一個綜合了傳統金融的基本點和現代金融理念的概念,筆者認為,個人金融就是以個人身份為主體進入金融市場,參與金融活動包括貨幣融通和信用活動的過程,因此,與之相關的一切內容都在個人金融研究的範疇中。

那麼,從人們對金融的要求來考察,傳統的概括有:實現價值的需要融通資金的需要,保存價值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金融的要求也在擴展,當代人們對金融的需求更為注重的是信用消費的需要,信用保證的需要,信用強化的需要,資產選擇和增值的需要,甚至追索債權的需要和人力資本變現的需要等,這就讓個人金融的內涵更加豐富也更加接近於對消費的需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個人金融的研究更注重於將金融業當作第三產業(服務業)和第四產業(信息產業)的融合,往往更注重於個人金融產品作為一般商品的個性,即與任何商品一樣,為了達到更好的銷售效果,需要營銷方案的策劃、與客戶的溝通及優質的個性化服務,當然這些都要基於金融這一特殊的行業。

2.2.個人金融的行業特點

2.2.1.服務業特點

從本質上講,個人金融所提供的是一種服務,是金融機構運用貨幣手段融通有價物品向金融活動的參與顧客提供雙方受益一種交易的活動。個人金融服務提供者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甚至間接參與金融活動的理財公司、谘詢公司等。對於個人金融企業的界定關乎一個國家的相關規定,企業的經營範圍亦即服務項目也是由國家給定的。個人金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事實上就是服務,按照服務產業的特點分析,可以做如下總結:

(1)無形性。個人金融產品和服務是沒有實體的,難以展示,不可能對消費者的嗅覺、聽覺或觸覺產生影響,對於產品的介紹要依據過去的經驗來說明,例如根據上期理財產品的收益向顧客說明本期類似產品的情況。

(2)不可分性。個人金融產品與提供個人金融服務的企業是不可分的,消費者每一次使用產品都離不開企業和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個人金融的產品的生產和消費也是同時進行的。

(3)不可儲存。個人金融服務及過程是無法儲存的。

(4)個人金融產品的消費必須在個人消費者和金融企業的專業服務人員人雙方的共同參與下才能完成。

(5)難於標準化。由於個人金融產品必然涉及服務,與其他的服務產品一樣,對於這一類“功能性”的指標評價引人而異,服務難於標準化。

2.2.2.信息業特點

與其他行業相比較,金融行業在信息安全、產品提供和創新、服務渠道、服務方式、營銷手段采取等各個方麵更多、更大範圍地依賴信息技術和高科技成果,例如在電子終端、ATM機、網絡銀行、“CALL CENTER”等的使用上,個人金融的發展,都借助了計算機及其網絡的發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