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我國經濟轉軌與個人金融發展。主要圍繞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進程和服務經濟為主線展開。第一階段:1978年—1992年,中國經濟運行體製市場化改革的探索階段,中國的銀行從製度上還在整個經濟改革中找尋自身定位,個人金融無論是業務量還是產品品種所占份額都很低。我國資本市場開始發育,個人投資意願嶄露頭角,對於個人金融產品的需求出現。中國的服務行業開始複蘇,出現個體小商販進行一些零售商業服務活動。第二階段:1992—2000年,中國市場經濟體製運行市場化初步建立。國有四大專業銀行明確地開始進行商業化改革,國有銀行開始實行商業化運作、直接融資市場開始發育、保險也進一步開始了商業化運作。金融服務在這個階段開始被提及,在國有銀行商業化運作、直接融資市場開始發育、保險公司實行市場化運作,消費者對金融企業提出了金融服務的需求,但金融企業尚未樹立明確的服務理念,與消費者的要求不相適應。第三階段:2001—2003年年。中國經濟運行體製市場化逐步深化發展,給金融的整體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個人金融服務成為人們生活中服務行業的重要內容和衡量金融企業的重要依據。但是由於金融改革的滯後,作為服務業,個人金融市場化程度低,和市場的需求仍有較大的差距。第三部分是加入WTO與我國個人金融的現狀。加入WTO,外資金融機構開始逐漸進入我國市場,一方麵帶來了新的經營理念,對於我國個人金融發展,是一個帶動和引領,另一方麵,國內個人金融企業也因此而麵臨巨大壓力和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狀況下,國內個人金融的發展在各個方麵都出現新的氣象。因此我國個人金融有了一個新的發展飛躍和態勢。
第四部分我國個人金融分階段發展的數量驗證。本章節用數量分析的方式對個人金融的階段發展做了驗證。筆者在這一部分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有關數據處理的問題,個人金融的三個組成部分銀行、保險、證券在技術上無法加總。本章節最後采取了將三個板塊分開,選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標進行數量驗證,最後得出結果基本符合實際情況。驗證了我國個人金融(個人儲蓄、證券投資、購買保險)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更為充分地說明了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個人金融發展的作用。
五章我國個人金融發展實證分析。主要通過實證的方式分四步對我國經濟增長與個人金融(個人儲蓄、證券投資、購買保險)的關係進行驗證,並建立預測模型。最後,對模型主要估計結果做了經濟解釋,個人儲蓄、投資、保險是經濟增長的長期原因;個人儲蓄的當期結果、個人證券投資的當期結果、個人保險的當期結果對GDP均有顯著影響。這一結論較好地滿足了對前麵章節分析的驗證。
六章我國個人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分析。本章是論文的核心部分。本章結合我國實際,從經濟發展過程中個人金融作為服務行業的一部分的視角,對於我國個人金融發展中的問題,從製度、產品、服務、營銷、品牌等多個方麵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主要包括:第一,製度創新供給不足;第二,產品創新不夠。第三,個人金融服務方麵麵臨諸多問題;第四、營銷手段單一,品牌運作處於低級階段。
七章我國個人金融發展對策。本章也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根據前文的分析,結合經濟發展和金融創新的理論,提出對策和解決方案。包括:第一,製度創新。我國金融製度創新主要的解決方案為:(一)逐步構建完善、和諧的金融市場組織體係。(二)建立完善金融企業尤其是國有金融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三)從政府信用出發,建立可操作性強的信用製度。(四)金融監管創新。第二,個人金融產品創新。提出了個人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的三大方向並分析提出了每項業務下的具體操作。第三,個人金融服務創新。服務創新是本論文重要關注點。對策包括:(一)服務方式創新。(二)服務渠道創新。(三)服務機構創新。第四,個人金融營銷創新。主要對策包括:(一)觀念改變:樹立營銷觀念,以客戶為中心。(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客戶群體進行細分實行差別化服務。(三)注重新營銷手段的運用。(四)運用關係營銷觀念,做好客戶關係管理。(五)實施內部營銷管理。(六)個人金融品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