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用成本核算提高醫院效益分析(1 / 2)

應用成本核算提高醫院效益分析

投資理財

作者:丁健

摘要:在我國醫療衛生改革的大背景下,為提高醫院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應用成本核算提高醫院效益逐漸被醫院管理層重視,通過降低醫院運用成本,強化成本核算,節源開支,增加醫務服務項目,提高醫務服務質量,以此更好地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從成本核算形成的原因入手,分析成本核算的目的,建立成本核算製度,通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合理核算,充分分配資源;科學管理衛生必備物資;提升的電算水平;處理成本核算的幾對重要關係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降低消耗,提高醫院效益。

關鍵詞:成本核算 醫院效益 資源整合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改革逐漸深入和完善,在醫院效益模式也逐漸發生轉變的同時,為保障醫院能夠更好的持續發展,應用成本管理,強化成本核算現已被越來越多的醫院管理層所重視,通過係統管理歸結院內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降低單位成本,減少日常不必要的消耗,實現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為此本文將探究分析應用成本核算提高醫院效益的意義,其宗旨是為了建立成本核算運營良性循環模式,降低消耗水平,提高醫院效益,擴大社會效益。

一、成本核算形成的原因

在醫療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國家要求醫院自己適應市場需求,尋找生存空間,與此同時醫院增收不能以增加患者經濟負擔為前提,為轉變傳統運營模式,提高醫院經濟效益,提高醫院人、財、物的利用率,減少重複投資,在此前提下成本核算應運而生。通過借鑒企業改革經驗,對醫院內部應用成本核算,強化醫院成本概念,轉變傳統醫院經營模式,界定各項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目的

將醫院各科室的醫療開支、藥品支出、管理費用分門別類地歸集在一起,以此統計各科室運營成本,再對成本節源控製,合並重複支出,減少日常消耗,實現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引導醫院在市場競爭中能持久健康發展。通過對各類成本核算,還能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也可作為科室獎金分配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之一。醫院成本核算有如下幾個具體目的:第一,真實完整反映醫院科室層次的成本;第二,為控製成本提供數據支持;為科室績效管理提供數據支持;為製定收費標準、醫療結算提供數據支持;為進行醫院及科室運行狀況分析、醫院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三、成本核算製度建立

由於成本核算涉及麵院內方方麵麵,包括財務、設備、醫藥、器材、各臨床科室等相關部門,為將成本核算應用於各個科室,應以財務室為主管部門,確定目標成本,分設院內各科室分管負責人,把成本分解到各科室,明確成本核算細則,及成本控製管理流程,確定成本開支的範圍,做好檢查、監督工作,以達到成本核算工作能夠有序進行,確保醫院效益向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為此,醫院財務工作人員應該進行組織領導,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正確製定結算辦法,實行成本核算責任製,規範成本核算程序,並進行考核與分析。

四、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

成本核算的核心是財務管理,建立統一的核算醫療綜合成本和單位成本係統,對醫院綜合成本、科室成本、藥品成本等各項成本開支進行歸結核算,分析各項開支的原因,掌握成本升降的變動規律及成本構成情況、成本節約完成情況、成本差異原因等,以此降低各項醫療綜合成本。同時,通過成本核算降低各項合並成本開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為進一步提高醫院效益,應分析醫院各項日常程序,例如門診人數、病床使用率、手術及化驗等各項程序,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降低日常固定成本開支,提高綜合效益。同時通過成本核算可規範科室績效,增強各科室醫務人員的成本作用的意識,有利於醫務工作能夠更快地開展。

五、合理核算,充分分配資源

實現效益最大化,應將成本核算和效益掛鉤的部分職權分配給醫院各科室,增強各科室成本優化意識,樹立統籌成本核算效益的觀念,將各科室獎金金額也納入成本核算單位,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效益獎金模式,使醫院工作人員能夠明確工作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降低勞動成本,爭取最大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也應合理充分分配現有資源,發揮醫務人員的業務特長,增加不同的醫務服務項目,增加醫務業務效益,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