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海龍蛙兵”兩棲偵察營及其裝備(1 / 2)

精銳部隊

作者:靳淑明

“海龍蛙兵”的正式名稱是陸軍101兩棲偵察營(ARB-101),其隊員要求具備長泳、格鬥、爆破、潛水等戰術技能。該營人員均自願報名,經挑選後再接受各種訓練。訓練過程中,需先接受為期3個月以上的基本體能與海上長泳訓練。此項訓練合格後,還需再接受為期6個月以上的空手搏擊、奪刀、奪槍與反奪槍、跆拳道、絕壁登降、爆破、野外求生、滲透、破壞與襲擊陸地等訓練。隨後進行潛水、水中爆破、障礙排除、水文偵測、駕駛船隻等海上技能訓練。合格隊員多數擁有救生、潛水、跆拳道等專業證書。

本文在這裏將詳細展示“海龍蛙兵”配備的六大類裝備。

電子裝備

“海龍蛙兵”的電子裝備包括偵搜機器人、偵測球、紅外線偵測儀、單兵頭戴式夜視鏡、艇用無線電台、手持式無線話機、手持式GPS 、測風儀、激光測距儀和望遠鏡,其中後4種為狙擊手裝備。

偵搜機器人是一種電池四輪驅動的遙控車,裝有攝像頭,可以行走到指定位置,以攝像頭即時拍攝影像,並傳回控製終端顯示器上,可執行偵察、觀測等作戰任務。

偵測球則是一種具備陀螺儀、伺服馬達和攝像頭的高科技產品,外覆橡膠,可以放入室內、巷道、前進路線等欲偵察位置,內置陀螺儀會自動將球體翻正,並以伺服馬達驅動攝像鏡頭作360°的偵察。一個控製終端最多可同時操控4顆偵測球進行偵測,並同時呈現在同一屏幕上,作為攻堅前最後確認環境情況。

紅外線偵測儀除了用於黑夜、大霧等低能見度環境下偵測人體或機動車的熱跡外,亦可找出利用偽裝網或迷彩偽裝的敵人,還可在災變環境下快速搜索碎石瓦堆下的幸存者,是戰時救軍、災時救民的偵察設備。

狙擊手裝備

除了前麵提到的手持式GPS、測風儀、激光測距儀和望遠鏡外,全套狙擊手裝備還包含偽裝衣、紅外線閃頻燈、濾水器、個人緊急醫藥包、狙擊手工具包、迷彩帳篷、泡沫乳膠睡墊、睡袋、背包、水袋背包、多地形迷彩衣、戰術背心、護膝和叢林闊邊帽等。

以麻繩編織的偽裝衣經過多道浸染程序,確保防火、防潮,搭配全地形迷彩服、戰術背心、帽子、手套和偽裝過的狙擊步槍,能取得良好的隱蔽效果。“海龍蛙兵”的狙擊步槍並非專業用槍,而是以台製T57步槍(或美製M14步槍)加裝台灣402廠生產的光學瞄準鏡作為狙擊步槍使用。T57步槍在600m以內的命中率堪稱精準,但在600~800m的距離就有點吃力,800m以上的遠距離射擊效果更不敢保證。給狙擊手配用這種槍作為狙擊步槍,說明“海龍蛙兵”狙擊手的作戰任務是以中短程目標為主,而對於遠距離目標,則以其他先進裝備補充。

水域裝備

水域裝備主要以開放式潛水重裝和密閉循環(無氣泡)水肺套裝為主。開放式潛水重裝包括:防寒衣、防滑鞋(套鞋)、黑色全橡膠噴射蛙鞋、充氣瓶、浮力袋、求生爆閃燈、浮力背心、深度計/指北針、BC充氣閥接頭、水下通話麵罩以及腕表式深度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