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GCP:征戰在阿富汗東部的探路先鋒(1 / 3)

戰地實錄

作者:揚羽

行動於淩晨開始

傘兵突擊群(GCP)是法國第11傘兵旅的開路先鋒,是法軍傘兵中的精銳。法國第11傘兵旅包括第1輕傘兵團、第3和第8陸戰隊空降團、第2外籍傘兵團、第1陸戰隊傘兵團、第35空中機支炮兵團和第17傘兵團。每個法軍傘兵團都配屬有2個GCP小組,每個GCP小組共有10名成員。

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作為北約重要國家,法國也向阿富汗派出了作戰部隊,部署於喀布爾以東約100km卡皮薩省的“掠食者特遣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特遣隊主要由第1輕傘兵團成員構成,自然該團所屬的2個GCP小組也部署到戰火紛飛的阿富汗,另外,法軍為加強該團的特種作戰力量,亦將其他傘兵團的GCP小組也抽調出來,加強配屬給第1輕傘兵團,使得該團的GCP小組規模達到30餘人。

2010年7月11日,美國《戰鬥與生存》雜誌的記者跟隨法軍GCP小組在一整天時間內與他們共同行動,體驗了他們在境外的戰鬥生活。

11日淩晨1∶00,記者就跟隨一支被稱為“眼鏡蛇”的GCP小組一起出發,離開前哨營地乘車沿著一條通過塔加布穀地的瀝青路前進,其後繼跟進的部隊為第1輕傘兵團的4個連(後者代號為“格雷”);另外,還有1個連的阿富汗國民軍(ANA)士兵也參與這次清剿行動。

GCP小組成員共配備3支HK417 7.62mm突擊步槍、1支HK416 5.56mm突擊步槍(下掛榴彈發射器)、2支米尼米5.56mm輕機槍和4支FAMAS 5.56mm突擊步槍以及多具AT-4火箭筒。

在法軍部隊離開其營地約4km後,由於前方地形非常複雜,加上道路兩側不斷起伏的高地和遍布的居民居住點,為方便行動,所有部隊都從隨行的VAB裝甲車上下來,步行前進。行進中,GCP小組位於所有部隊的最前方,擔負著尖兵角色。他們的任務是偵察整個部隊兩翼前方的情況。從某種意義上說,GCP小組也扮演著危險的誘餌角色,他們所吸引的對象當然是當地的叛亂武裝,而“獵手”則是後方跟進的傘兵連及阿富汗國民軍部隊。

向阿拉莫堡推進

淩晨3∶10,記者隨GCP小組在塔加布橋附近下車,開始步行——就在10天前,1名年輕的法國傘兵在這裏被塔利班狙擊手擊中。

隊伍以單列縱隊的隊形向西靜靜前行,周圍是參差不齊的灌木叢和樹林——這是阿富汗東部灌溉區夏天最常見的自然景觀。記者跟隨GCP小組行進在隊伍的最前端,其中GCP小組的中尉指揮官攜行著1部無線電台。以單縱隊在夜間行軍,最重要的是緊緊跟上前麵的戰友,否則,在漆黑的夜裏很容易迷失在植被茂密的路途中。

當然,技術的進步也賦予部隊更強的夜間作戰能力,比如GCP小組每人的頭盔上就配備著OB-40微光夜視鏡。OB-40微光夜視鏡是目前比較先進的夜視器材,即使在沒有月光的夜晚,僅利用極其微弱的星光,就能讓配戴者清楚地看到周圍的景物。

行進間,一名隊員因地麵障礙突然跌倒,引起隊伍的一陣慌亂,原來是他踩進了一個水坑,在後麵隊員的幫助下才重新站立起來。要知道,每名GCP小組成員的全部戰鬥負荷達到近50kg,可以想像突然摔倒後的狼狽情形。後麵隊員隨即向水坑處放置一小塊熒光標誌,以提醒後繼隊員注意。整個小組在近1個小時內僅行進了3~4km。

到淩晨4∶00,隊伍的東邊突然出現一縷閃光,這正是此行的目的地——這是一座較大的石製建築,其周遭的圍牆高達6m。隊伍最前麵的公共事務官一邊使勁拍打大門一邊用當地語言喊道,“我們是法國軍隊,請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