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兵器
作者:崔忠旺
檢查與規正
PP93式迫擊炮與其他迫擊炮一樣,在射擊前均需要進行各項檢查工作,以實施高精度射擊。對迫擊炮的檢查包括:身管與炮尾不允許有裂縫,座板不應有嚴重變形與脫焊現象,高低機、方向機是否動作靈活等,特別是迫擊炮的“眼睛”——瞄準鏡,其鏡內觀察應清晰,水準氣泡不應破裂。檢查無誤後,還應對該炮及其瞄準鏡進行射擊前零位、零線的檢查與規正,隻有零位、零線正確,才能準確地賦予炮身所需要的射角和射向,提高迫擊炮的射擊精度。所謂零位規整,是指校正迫擊炮所賦予的實際射角與瞄準鏡的表尺分劃一致;零線規整,是指校正迫擊炮所賦予的實際方向角與瞄準鏡的方向分劃一致。
檢查零位
當裝定瞄準鏡的某一表尺,並使傾斜水準氣泡和高低水準氣泡居中時,就賦予了迫擊炮身管一定的射角。比如,當裝定表尺分劃為10-00時,迫擊炮的射角就是45°(注:在軍事上,將圓周分成6000等份,即一個圓周=6000密位=360°,同時為了便於表達,又規定了密位的寫法和讀法。例如8密位,寫為0-08,讀為零、零八;5364密位,寫為53-64,讀為五十三、六十四。理論上1000密位=60°,但迫擊炮瞄準鏡表尺分劃的設定並不是這樣的對應關係,根據人們的操作習慣,設計者將表尺分劃10-00對應45°射角)。但在實際操作應用時,如何檢查兩者是否一致呢?檢查的方法是采用象限儀進行。
將迫擊炮架設在平坦的地麵上,利用水平微調機精確居中傾斜水準氣泡。旋動象限儀背麵的緊定螺,將象限儀分劃環上45°刻線對正上方的白色定位標記並將象限儀基座上的箭頭向上,使基座與炮身白標線重合,轉動高低機使象限儀的水準氣泡居中,並轉動瞄準鏡的表尺轉螺使瞄準鏡的高低水準氣泡居中,判讀並記下表尺分劃密位。保持象限儀45°刻線不動,並將象限儀箭頭向上放在炮口端麵中央位置,轉動高低機使象限儀氣泡居中,轉動表尺轉螺使高低氣泡居中,判讀並記下表尺分劃密位,求出兩次分劃的平均值。為保證精度,排除偶然誤差,應重複以上動作2~3次,然後求出分劃的總平均值。例如:第一次判讀表尺分劃依次為9-95、10-15,其平均值為10-05;第二次判讀表尺分劃依次為9-96、10-16,其平均值為10-06;第三次判讀表尺分劃依次為9-94、10-14,其平均值為10-05。求出3次的總平均值為10-05。最後轉動瞄準鏡表尺轉螺,裝定分劃的總平均值,轉動高低機使高低水準氣泡居中,同時保證傾斜水準氣泡居中,此時炮身射角即為45°。但裝定的表尺分劃為10-05,應將其歸正到10-00,專業術語中稱這一規正過程為“規正零位”。
規正零位
首先看3次總平均值是否為10-00,若平均值為10-00,即瞄準鏡表尺本分劃對正“10”,表尺補助分劃對正“0”,則不需規正瞄準鏡零位。若平均值不為10-00,如上例中的表尺分劃為10-05,此時,隻需規正表尺補助分劃,不規正表尺本分劃。方法是:保持高低水準氣泡居中,旋鬆表尺轉螺後方的螺釘,轉動表尺補助分劃環,使“0”對正定位標記,然後擰緊螺釘。
若表尺本分劃定位標記不對正“10”時,如平均值為9-96,此時表尺本分劃、補助分劃均需調整。調整本分劃時,需取下瞄準鏡,擰鬆本體右側的螺釘,移動本分劃板,使“10”的刻線對正定位標記,然後擰緊螺釘。調整補助分劃如前述。
檢查零線
正確的零線,就是當迫擊炮托架橫向水平,傾斜水準氣泡居中,瞄準鏡的視軸線與射麵平行時,方向分劃密位值應為30-00。為此,需進行零線檢查。
檢查的方法有多種,其中瞄準點法是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分為3個步驟。
首先是架設方向盤(炮兵用的一種偵察器材)、選擇瞄準點。在迫擊炮正後方20m左右架設方向盤,使水準氣泡居中,並在200m以外選擇一個遠方瞄準點,用方向盤鏡內十字縱線瞄向瞄準點。
其次是重合兩線一點。方法是使方向盤鏡內十字縱線與炮身白標線、瞄準點(簡稱兩線一點)重合。裝定表尺10-00,方向盤手指揮一炮手移動炮尾或轉動方向機,同時使高低和傾斜水準氣泡居中,使炮身白標線與方向盤鏡內十字縱線、瞄準點重合。另一種辦法是采用鉛垂線法,在迫擊炮後方3~5m處設一鉛垂線,先使身管下端白標線與鉛錘線、瞄準點重合,再使身管上端白標線與鉛錘線、瞄準點重合。
最後是標定瞄準點。當兩線一點重合、高低和傾斜水準氣泡居中後,轉動瞄準鏡的方向轉螺使鏡內十字分劃對準瞄準點,判讀並記下方向分劃;為保證精度,變動一下炮身,再按上述要領重複做2~3次,求出方向分劃的平均密位值。若平均值為30-00,即瞄準鏡方向本分劃對正“30”,方向補助分劃對正“0”,則零線正確;若平均值不為30-00,則零線不正確,需進行規正。
規正零線
規正瞄準鏡零線與規正瞄準鏡零位一樣,需將方向本分劃與方向補助分劃分別規正到“30”與“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