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冰雪覆蓋原野 趕上爬犁走路(2 / 2)

據說晚上穿著厚厚的皮袍出去換崗的士兵們有好幾撥愣是沒找到前一崗的袍澤在哪,正找著呢,身後一個雪堆裂開了,走出來一個人……

第二天晚間,雪停了。暴風雪什麼的並不是每次都有,草原上也不是每次下雪都會帶來一場白災。這一次,看似來勢洶洶的大雪並沒有對秋天趕盡殺絕。積雪隻有兩尺,大湖的湖麵還沒有封凍,馴鹿們滿不在乎地抖抖身子,用蹄子刨開積雪,並不費力地享用著肥美的秋草,看起來,老天爺還是給那些沒來得及吃肥自己的動物們留下了一線生機。

從雪層下麵找草吃,戰馬不擅長這個,不過沒關係,騎兵們當然會把馬兒照顧得很好,不會餓到它們。

但是行軍確實是個問題。兩尺厚的雪,不至於把戰馬陷在裏麵走不動,但是踏雪而行,說來浪漫,卻決不輕鬆。

鬆軟的雪承載不了馬蹄,馬兒必須踩進深深的雪中,再費力氣把蹄子高高抬起才能前進,不說馬蹄受不受得凍,這般走路,隻怕走不多遠就要累趴下吧?何況天氣還不夠冷,積雪被人踩馬踏之後並不會凍瓷實,反而化成一地泥濘,踩上去噗呲噗呲,抬腳時還唯恐拔掉靴子,這樣的路誰願意走?

“繼續從水路向北麵運送物資,建立下一個營地!這樣走雖然慢,勝在穩妥。”老宋拍板了:“等到天氣夠冷,雪地上能走馬拉爬犁的時候,咱們再趕路。現在,咱們先打造爬犁,準備過冬的物資!”

沒有人看管著小納哈塔,而那群馴鹿的原主人納哈塔氏族部落也好像並沒有要設法奪回財物的打算,一個會突厥語的火長帶著他的那一火和恰日碧姬公主的陪嫁——幾戶牧奴——一起照看著馴鹿。他們不禁止那個半大孩子待在牧群裏,每天開飯的時候也會給他來一份。既然沒有死在玄武營的箭下,希望他好好活著吧。

小納哈塔似乎忘記了自己要做個好獵手的事,每天隻顧著照顧烏力吉和它的朋友們,他挖開積雪,給它們找來最新鮮的牧草,他幫它們梳理皮毛,清潔身體,他用吳山軍的鐵鍬和背簍把畜欄裏的糞便清理幹淨,每天都是這樣。

一個月後,吳山軍的營地已經整體遷移到了北麵二百裏的地方。在這一個月裏,玄武營又打了兩仗,以極微弱的代價(一個倒黴蛋的馬中了一箭,馬兒把他扔在了地上讓他扭傷了胳臂)使畜欄裏又多了兩百多頭鹿。木匠們製作了數百架爬犁,並且還在繼續製作,反正吳山軍的馬多。

又過了半個月,全軍再次拔營而起,披著毛皮的戰馬背上坐著披著毛皮的騎士,七百多架爬犁拉走了小山一樣的物資。

白虎和青龍兩營輪流做前軍,一則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二則順手滅掉那些有威脅的生物——人,或者野獸。

前軍是最辛苦的:要提前派斥候尋找好走的路線,路線上有過厚的雪,要清掉,有過密的林子,要砍開通路,有狼群熊穴,要清剿……每天都要為後麵的主力準備營地,雖然不是那種可以一住一兩個月的有結實的營房還有夥房糧倉茅廁畜欄的大營,但你總要給那些戰馬和馴鹿找好避風的地方,打下幾根拴馬的樁子,然後把大軍露營的那塊平地上的積雪清掃一二,該平整的地方也要簡單鏟一鏟……尋找水源,準備柴禾……你準備得越充分,主力到了之後大家就能越快吃上一口熱乎飯,也就越能早些得到休息……

這麼辛苦的活計,不輪著來是不行的。何況秦瓊和李元霸哪個是肯看著別人辛苦自己吃閑飯的?都搶著要為大軍開路,所以老宋和稀泥——誰也別爭,一人一天輪著來吧!

在前鋒後麵,玄武營和朱雀營護著爬犁隊,帶著全軍的輜重作為中軍。孫思邈、了空、李淳風、黨景福都在中軍,一人占了幾架爬犁,各有其用:

孫思邈和了空的爬犁隊,乃是醫館藥廬,因考慮到可能會有傷者需要就近觀察,一些爬犁還加了頂棚,權當是住院部了;

李淳風整天帶著幾個參謀看羅盤,觀星,或者與回來繳令的斥候們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偶爾還騎著馬跟著斥候出去看地形,他的任務就是畫地圖,畫盡量準確的地圖;

黨景福先生的馬背小學如今變成了爬犁小學,他對這種變化倒是很高興——爬犁可比馬背穩當多了,學生們坐在爬犁上不但可以背書,還可以用沙盤練字,甚至他這做先生的還可以隨時指點學生寫下的一撇一捺,這條件,比之前可是好太多了。

中軍後麵乃是後軍,負責斷後開路,不過吳山軍屁股後麵不太可能有什麼追兵,所以這個任務比較清閑,李元霸和秦瓊二人,頭一天做了先鋒的,第二天就拖在後麵休假,順便斷後。

茫茫的雪原上,兩條深深的光滑印痕,引著無數馬蹄印穿過森林,越過草原和戈壁,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