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寧夏中阿項目戰略發展合作工作小組。分別與阿盟執行機構和專項組織洽談,力爭達成幾項具體、可操作、能實施的合作協議,作者在此拋磚引玉,建議開展九大合作項目,供決策部門參考。
(1)金融合作協議與阿拉伯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會、阿拉伯保障投資署、阿拉伯貨幣基金會,達成“寧夏—阿拉伯金融合作協議”。
在寧夏銀川組建“中阿伊斯蘭國際投資銀行”,逐步成為世界穆斯林中國金融投資中心、中國引進中東地區資金及金融結算中心。
在海灣戰爭以前,阿盟國家中海灣六國一直是世界資金的重要供應國。金融市場長期被美國、日本、德國、英國、西班牙等發達國家壟斷,“9·11”事件後,海灣六國大量抽回歐美市場資金,目前正在尋找新的投資市場,確定新的投資方向。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與20世紀70年代的繁榮不同,這些由石油帶來的財富沒有被浪費。為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海灣六國都在積極鋪設通向多元投資發展繁榮的通道。
(2)農業投資出口合作發展協議與阿拉伯投資與農業發展署達成“寧夏—阿拉伯農業投資出口合作發展協議”。
將寧夏農業打造成海灣六國的“菜籃子”“米袋子”“農副牧魚清真產品”出口基地。充分發揮寧夏現代農業優勢,將清真產業這個極具地方特色、民族優勢的龍頭舞動起來,進而會聚帶動全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走向穆斯林世界各國。阿盟海灣六國主要依賴石油工業的發展,農產品嚴重依賴進口。每年均要斥資440億美元進口小麥、大麥、大米、植物油、糖、肉及兒童食品等,占國際食品每年進口市場的16%。對活牛活羊和冷凍牛羊肉產品進口較多,“宰牲節”或其他節日,羊肉價格高達每公斤約88元人民幣仍供不應求。例如,科威特年進口活畜84325噸,肉品82497噸,年進口額約2億美元。
(3)工業與信息化發展合作協議與阿拉伯工業發展與礦產組織達成“寧夏—阿拉伯工業與信息化發展合作協議”。
①聯合創建乙烯製品生產基地。阿拉伯國家現已是世界乙烯工業投資最集中的地區。“9·11”事件後,中東石油美元開始大量投入本地石化產業,2008年阿拉伯地區乙烯產能年均增加近400萬噸,到2013年將新增乙烯產能1600萬噸/年,約占世界乙烯新增產能的47%,屆時全球約90%的乙烯衍生物和70%的丙烯衍生物淨出口將來自中東,其中海灣六國的出口量占中東地區的80%以上。
阿拉伯發展乙烯主要是以當地廉價而豐富的天然氣及輕烴為原料,加上與跨國公司合資生產,裝置規模普遍較大,技術水平也高,具有明顯競爭優勢。以PE(聚乙烯)、PP(聚丙烯)為例,運至中國境內,即便加上運費和關稅,成本還是比國內同類產品低三分之一。
事實上,阿拉伯石化品對我國低價拋售是從2008年開始的。2009年中國聚乙烯、聚丙烯和乙二醇的進口增幅分別達到49%、102%和47%,產品價格普遍低於當期市場價。這將影響我國54%的乙烯產能將閑置,並可能引發為其提供原料的配套煉油能力約每年1.5億噸無法正常生產。這是好事,這樣中國可調整石化產業結構,減少進口原油量,緩解原油進口壓力。
寧夏輕工行業要抓住機遇,果斷快速出擊,利用海灣六國低廉的乙烯原料,合資在寧夏建廠,抓住市場終端消耗所需高檔製品,創建“稀土改性”特種工程塑料製品設計生產基地。僅各類電子電工產品、儀器儀表、手機外殼市場需求量就十分巨大。
②聯合研發麵向世界“雲計算”服務體係。近來,“雲計算”(Cloud Computing)這一互聯網領域的新概念頻現媒體,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雲計算”是一種全新的互聯網應用模式,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和成本低廉等特點,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舊有的互聯網應用模式,被稱為科學技術領域的又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