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貿從間接貿易發展為直接貿易是天津走向世界的進程由於多方麵原因,天津開埠初期對外貿易是由上海等通商口岸轉出入口的,直接對外貿易很少。“1866年上海進口的棉製品一半是運到天津和煙台的,天津貿易的四分之三是棉、毛製品。為了省錢,北方的許多中國商人派人來上海采購這些紡織品。”可見天津開埠初期對外貿易主要是間接貿易。1875年天津對外直接貿易進出口值占當年天津進出口貿易總值的23.38%,經上海等通商口岸轉出入口的間接貿易值卻占了76.62%。之後這個比重雖有變化,但在19世紀這種狀況始終是天津外貿的基本格局。1899年天津對外直接貿易值占32.46%,間接貿易值占67.34%。由此可見,19世紀天津在世界各國城市中的地位和影響是微弱的,走向世界的程度和範圍是有限的。20世紀以來近代天津外貿發展很快,對外直接貿易值比重日漸提高,間接貿易值比重日趨下降,經上海等通商口岸轉出入口為主的貿易格局變成了以直接出入口為主的貿易格局。這個格局的轉變是以20世紀初的1905年直接貿易值超過間接貿易值為標誌的。1905年直接進口貿易值占52.07%,間接進口貿易值占47.93%;直接出口貿易值占51.53%,間接出口貿易值占48.47%。之後直接貿易值繼續上升,間接貿易值繼續下降(個別年份除外),近代天津外貿便從上海對外貿易的附屬地位走向獨立自主的對外貿易,即由間接貿易為主轉為直接貿易為主的地位了。這一變化過程就是天津步入世界的進程。
三、外貿從微不足道發展成各國對華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天津對外貿易是間接貿易為主、直接貿易為輔的年代,其間天津在世界各國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20世紀以來,天津外貿迅速發展,各國同天津貿易也日漸成了各國對華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1919、1927、1931三年為例,天津對外貿易在各國對華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在加拿大1919年為12.91%,1927年為35.61%;在法國1919年為17.59%;在日本1927年為25.25%,1931年是15.93%;在德國1931年為10.34%;在希臘1931年為26.38%;在阿根廷1931年為25.63%;在丹麥1931年為18.86%。天津對外貿易在各國對華進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在加拿大1931年為25.33%;在美國1927年為25.53%,1931年為23.05%;在德國1927年為15.97%,1931年為12.58%;在日本1919年為11%,1927年是12.75%,1931年為13.58%;在新西蘭1931年為65.44%;在古巴1931年為62.50%;在西班牙1931年為30.90%;在瑞士1931年為25.24%;在澳大利亞1931年為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