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在“一國”的前提下實行“兩製”,在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自我管理”。我國內地的社會主義製度在“一國兩製”下是國家的主體,同時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製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在這些地區先後實現“一國兩製”構想後,它們分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中央政府不幹預其具體事務。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上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相互借鑒,交流合作,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達到經濟繁榮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的共同目標。
三是以基本法作為實行“一國兩製”的法律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先後製定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是“一國兩製”構想的具體體現和法律化。現在香港已按“一國兩製”構想回歸祖國,其基本法已正式實施,社會保持繁榮穩定。這就為澳門、台灣作出一個成功的範例。
三、深遠的影響
“一國兩製”構想,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科學構想。這一構想的實踐過程將關係到港、澳、台的繼續繁榮和祖國統一的前途。如今,“一國兩製”已在香港率先實行,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作良好,社會穩定,經濟繁榮。這充分證明“一國兩製”的科學性和強大生命力。澳門目前正處於過渡期的最後階段,根據中葡聯合聲明,按照與基本法相銜接的原則,為“九九”後高度自治、“澳人治澳”作準備,這將是“一國兩製”的又一次偉大實踐。
同時,香港問題的成功解決,將直接為台灣問題的解決提供實踐基礎,從而有利於促進台灣問題的解決。香港實施“一國兩製”的成功經驗,對台灣有啟發意義和示範作用。
第一,香港主權順利收回對解決台灣問題起到良好示範作用。香港回歸後,從政治層麵看,香港民眾理解與支持“一國兩製”,對我國政府采取的一係列有關政策措施持積極支持態度。從經濟層麵看,香港經濟仍保持高速度增長,香港作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地位未受影響,外國資金投入有增無減。從社會層麵看,人心穩定、社會安定,社會大眾一改回歸前的觀望心態,看好香港的發展前景,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這一切將對解決台灣問題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第二,“一國兩製”在香港順利實行有利於消除台灣民眾的疑慮。“一國兩製”構想是基於港、澳、台的社會現實與祖國統一的目標而提出的科學構想,但長期以來台灣民眾一直對此存有疑慮。諸如:在“一國兩製”下,原有的政治、經濟生活到底會不會受影響?香港回歸後,諸如此類的疑慮都得以逐步消除。香港特區政府的建立和在基本法規定的範圍內自主行使職權的事實證明,特區政府擁有高度自治權,香港的政治、法律製度繼續不變,“港人治港”顯示香港人民擁有充分的自治權利。這些事實都有助於使台灣民眾認識到“一國兩製”的意義。
第三,香港特殊的政治地位在促進兩岸關係中具有獨特作用。香港主權的回歸,政治地位已發生根本性變化,港台關係已是兩岸關係的特殊組成部分。香港對促進兩岸關係發展,進而推動統一事業早日完成的地位與作用大大增強。
第四,增強了國家統一的政治和經濟力量。香港回歸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香港回歸弱化了兩岸的政治對立,使其不僅能在一些非政治性問題上起到橋梁作用。如1986年的“兩航談判”、1991年的“三促進談判”等問題的解決,都顯示出香港在兩岸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現有兩岸經濟關係是以香港為中心的,因此,維護香港的穩定、繁榮是兩岸利益之所在。
反對分裂、堅持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一貫之傳統。因為中華民族在經濟、政治、文化、血緣、地緣上有著十分密切、不可分割的聯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已成為中華各民族的共識。
香港、澳門、台灣本屬於我國固有領土,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一直與祖國大陸同胞血脈相承、骨肉相連、文化相通、榮辱與共。中國共產黨人為盡早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條比較圓滿而又切實可行的解決途徑。本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國兩製”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多年探索的創造性成果。依據這一理論,香港已經順利地回到祖國的懷抱,澳門回歸在望,實踐已經證明:“一國兩製”是祖國統一大業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