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練出一雙火眼金睛——看清折扣背後的花招(1)(3 / 3)

一般來說,在這些品牌商品剛剛進入市場時,由於樣式新穎、奇特,多會以遠遠高於平均成本的價格銷售。生產者就能從每件商品中獲得一定的利潤,這時,生產者對商品的銷售預期就是——有利可圖。所以,短期內,商品的價格不會發生變動,生產者繼續大批生產。

隨著品牌產品數量的增加,生產者在實現規模生產,促使平均成本更低的情況下,也將有愈來愈多的商品推向市場,則市場上因供過於求,商品的價格出現下滑趨勢。與此同時,由於部分商品具有時效性(尤其是時裝等時尚潮流用品),也帶動了商品價格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就可以將商品以換季、清倉等名義送到上品折扣來甩賣。

在上品折扣,隻要能保證商品的價格等於或者略低於平均成本的價格,對廠商還是有利的。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上品折扣這樣的地方清除庫存,加快貨物和現金的流通,也能夠吸引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擴大市場占有量。所以,能利用“上品折扣”進行銷售的商人是精明的,他們懂得富人和窮人消費者剩餘不同,懂得要想占有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顧客群體,就要盡量使“所有的價格都是為每位顧客量身定做”,即“對於能夠承受高價位的消費者收取最高的價格,而對隻能承受低價位的消費者實行最適合售價”。

從2003年,北京的各個城區就陸續出現規模不一的上品折扣店。至今為止,已經多達幾十家。據悉,在這些店麵裏,商品多為各大商場中的換季商品、廠家庫存。品牌折扣幅度較大,非常適合大眾化消費。

上品折扣店的興盛,還帶動了北京其他折扣店的出現。以LCX國際精品折扣店為例,它在上品折扣之後出現,但其折扣幅度竟也高達1~5折。尤其是它有各種國際知名品牌服裝、鞋和包袋,絕大多數商品均為一線品牌,打完折後均在幾百元左右。

品牌產品外加商家的差別定價,這兩點足以讓消費者被迷惑,不顧一切地湧入“上品折扣”進行消費。麵對名牌集中、價格低廉的商品,眾多消費者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而商家同樣在這種銷售中獲得利益。因此,市場上普遍出現“實惠、低價”的上品折扣店,也就不足為奇了。

超市裏的兌獎券——信息不對稱

一家飯店打出招牌:“明天吃飯不要錢!”

第二天,這家商店果然食客如雲,賓朋滿座,好生熱鬧。等到眾人酒酣飯足之後,準備動身離開之時,店主人出現,道:“請大家不要忘了結賬。”

眾人不解,問店主怎麼不守信用,店主道:“告示上寫的是明天吃飯不要錢又不是今天。”

這則笑話反映的是我們在日常經濟生活中經常會遭遇一些“溫柔的陷阱”,讓我們深陷其中,無可奈何。

李先生在一家超市購買了一大包某品牌方便麵。回家後,他發現其中有一包中了該公司“大骨贏家”促銷活動的四等獎。根據兌獎內容,他可以再獲得半包方便麵。

於是,李先生依據獎券上顯示的“去購買處領取中獎方便麵”的提示,來到超市進行兌換。工作人員表示,該獎項需兩張獎券一同使用才能換取一小包方便麵。

“我認為不對,食品怎能半包發獎。我認為,在五連包中中了一個四等獎,就應該獎勵五連包的一半,也就是2個或3個小包裝。”

麵對堅持領獎的李先生,店方找出一包方便麵,掰出半包後,遞給了他。

“這種方便麵怎麼吃呀,這不是侮辱人嗎?”一怒之下,李先生將整包方便麵扔在地上。隨後,雙方發生衝突。最終,在店方要求下,李先生賠償了另外半包方便麵的價錢。

李先生認為,生產廠家的獎項設置非常不合理,“食品怎能設置無法領取的半包獎項。若中了半瓶礦泉水,你咋分呢?”

該公司市場部工作人員表示,確有這種“半包獎”的獎項設置。它有兩種兌獎方式,可以集齊兩張獎券換取一整包獎品,或者再出一半的價錢兌換一整包獎品。另外,在兌獎券上也標明了“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無論是飯店裏的眾食客還是買方便麵的李先生,都是夠倒黴的,攤上這種事隻能埋怨自己晦氣。生活中,商家的低價限量銷售、打折銷售、贈送禮品、購物返券等的優惠酬賓活動,更是讓消費者如墜煙海不辨東西。在這場銷售者與消費者的終極博弈中,消費者難道就沒有勝出的把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