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進行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時,應利用係統思考觀,重點考慮會計專業各門課程的銜接關係,注意各課程教學內容的連貫性、重用性和拓展性,重視學生各種職業技能的培養。
第二,在設計會計實訓教學內容時,考慮會計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重點考慮其在審計實務課程的對接性、關聯性問題,精心設計和選擇會計實訓資料和企業經營管理資料,保留會計實訓的審計線索,確保會計實訓成果可以作為審計實訓的審計客體,為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奠定基礎。
第三,在會計實訓組織實施上,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分組組建“虛擬企業”,學生輪流扮演經營管理層各崗位員工,按設計的企業管理製度、財務會計製度和經濟業務經營“虛擬企業”,進行沙盤演練,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經營天才,開展職業氛圍濃厚的會計實訓。學生經營“虛擬企業”的各種經營業績則作為審計實訓、財務分析、企業診斷等教學活動的素材。
第四,在審計實訓的組織實施上,讓學生輪流扮演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角色,仿真模擬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情境。原“虛擬企業”管理層各崗位學生接受扮演注冊會計師角色的學生的質詢和訪談,配合開展審計工作。
第五,在會計專業教學安排上,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的無縫對接教學工作,應安排在所有專業課程教學結束後、學生企業頂崗實習前的校內綜合實訓時進行。開展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要求配備至少2名以上具有豐富會計工作經驗、一定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指導學生的會計專業綜合實訓,保證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確保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論與啟示
會計職業能力和審計職業能力都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必備的兩個職業能力。采取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是高職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標。應按照專業與產業或行業對接的要求,係統全麵地製定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體係的建設要有係統性、全局性;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要遵循厚基礎、強能力原則,符合職業崗位、職業標準的要求,使之具有係統性和整體性,避免各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複、重疊和遺漏。
實施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把學生會計實訓成果作為審計實訓的審計對象,一方麵,讓學生自查自糾,糾正其會計工作錯誤,自我評價、自主學習,達到培養和強化學生會計職業能力和審計職業能力的教學目的,取得了“一箭雙雕”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麵,學生會計實訓結果的多樣性使得學生審計工作更具挑戰性,有利於拓展學生職業視野。
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能夠層次遞進式地推進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然而,也存在教師配備困難、教學組織實施難的問題,需要學校和教師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創造教學條件,確保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無縫對接的順利實施。具體地說,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要求教師有豐富的會計、審計實務工作經驗和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學校要配置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擔當此教學重任,方可使其避免陷入不切實際、流於形式的教學境地。另外,還要求整個專業的教學做到教學計劃精準,教學內容、教學環節銜接連貫,教師教學活動協調一致、互相配合。通過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最終能夠推動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係建設、實踐條件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生職業能力提升,促進整個高職會計專業建設與發展,為其他高職專業建設起示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克明.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審計實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7).
2.羅立立,吳奇峰.淺談案例教學在高職審計實訓課程中應用[J].改革與開放,2010,(7).
3.孫洪德.審計課程模擬實訓教學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