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我國資本市場有效性相關問題的探討(1 / 3)

對我國資本市場有效性相關問題的探討

觀點

作者:孫偉娜 劉龍海 楊成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國資本市場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剖析了影響資本市場有效性的因素,並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資本市場現狀有效性影響因素改進

國的資本市場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形成的以融資和金融產品交易為主要目的的場所,它的形成與發展是當代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為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由於原來的計劃經濟體製下,國家製度和企業經營模式存在的弊端,在轉變過程中難免帶有一些束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因素,現就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

(一)政府管理行為存在不足

對於地方性關鍵產業,地方政府出於提高知名度等原因,對企業的財務造假行為存在“弱視”,甚至一些帶有“國”字號的公司,其成立時間不足6個月即可上市,由此可見政府的監管存在不足,這對我國資本市場秩序的維護、功能的發揮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現行的新股發行價格不合理

我國股票首次發行采用“市場詢價”模式,這是造成高股招標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新股發行價值普遍虛高,違背了資本市場的定價機製,使股票後期的升值空間變窄,再加之發行單位隻將資本市場當作籌資的場所,而後期“鐵公雞”行為(股利發放較少,連續幾年都不發股利),嚴重挫傷了投資者在資本市場投資的積極性,長此下去會使資本市場缺少活力,並打擊了資本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

(三)我國仍存在“股市強,債市弱”的特征

“建設規範統一的債券市場”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標,盡管在證券市場上的融資總量有所增加,但是“股市強,債市弱”的市場特征沒有根本改觀,並且市場上多為金融債和國債,公司債的數量相對較少,這不利於公司的資本結構優化,對投資者的資產組合管理也不利。造成我國債務融資比例相對較低的原因,也與我國的《證券法》規定有關:公司發行的債券累計總額不得超過公司淨資產的40%。

(四)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行為嚴重影響投資者投資主動性

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行為,是我國資本市場監管力度不夠的表現,上市公司為了獲取上市的資格,上市前粉飾公司業績,製造業績良好的假象,加之中介機構的不作為,在騙取審批機構同意上市的審批意見後,公司在以後的經營過程中業績與上市前明顯出現大的轉變,給投資者帶來諸多的投資陷阱,使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失去信心,造成市場上大量為了投機短期持股的投資者,而缺少長期持股的傾向,這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利。

(五)資本市場的退市製度缺失

資本市場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資源流向經濟效益好的部門和係統,這是市場生存的自然法則,對於任何成熟的市場,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對於麵臨退市的公司,由於我國的資本市場不健全,投資者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完善,使公司退市的後果完全轉嫁給了持股的中小股東,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事實上退市公司的中小股東將會麵臨血本無歸的境地。退市製度的缺失將會導致ST公司借機非正常炒作,扭曲了資本市場的定價功能。

(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製度存在缺陷

資本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麵已經形成了以《股票上市規則》為核心,臨時報告和定期報告組成的信息披露體係,但是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是投資者麵臨的又一難題,上市公司呈現給投資者大量的與決策有用性無關的信息,重形式輕事實,對公司的亮點大加渲染,但對公司麵臨的市場環境、行業情況以及與未來經營情況休戚相關的信息少報或不報,並且對公司麵臨的風險很少揭示,信息披露帶有很強的導向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