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篩選法
篩選法是指運用重要性的專業判斷,在對審計疑點摸排、社會各界人士舉報、已發現錯誤賬項的基礎上進行篩選,確定發現大案要案線索的方法。審計人員必須有整體觀念和責任意識,精心竭力篩選、挖掘案件線索,直接為發現大案要案服務。具體應做到以下方麵:(1)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要精通業務,具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善於從頭緒紛繁的線索中捕捉有價值的大案要案線索。(2)暢通渠道,為篩選案件線索創造條件,利用互聯網、電視、報紙、會議等渠道詳實公布舉報設施。(3)團結查案小組成員,運用集體智慧分類排查,查找有價值的大案要案線索。
(四)緊扣賬表資料法
緊扣賬表資料法是指在檢查大案要案的過程中始終緊扣會計報表、會計賬項開展工作,查找大案要案的突破口。具體分為以下方麵:(1)分析報表項目的合理性。報表與報表之間、報表項目之間、不同時期報表項目均有一定的正常關係,並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如果存在反常的情況,就有可能存在重大舞弊行為,因此要以此為突破口查處案件。(2)分析賬戶的設置與用途、發生額、餘額變化的規律性,以反常的賬項業務為突破口,發現大案要案的線索。(3)檢查針對會計資料的內部控製的薄弱環節,然後確定實質性檢查的重點範圍,從而找到大案要案的線索。(4)從財產清查入手找到賬實不符、賬外資產,以此為突破口,為發現大案要案提供線索。
三、找出相關指標數據,熟用特定技術方法
(一)雷達圖分析法
雷達圖分析法是指將相關指標數據按不同的維度進行分類彙總,繪製成較為直觀的雷達圖,從而找到不合常規的項目,以此為突破口,查找發現大案要案的線索。具體做法包括以下步驟:(1)繪製三個同心圓。內圓半徑為本行業或該單位以前年度中指標數據的最差值,該內圓表明指標數據的最低比較標準;中圓半徑取指標數據的平均值,俗稱標準線;大圓半徑取指標數據的最高值,代表最高比較標準值。(2)將同心圓分成若幹個扇形區域,並以不同顏色呈現,這些扇形區域分別代表要考察的不同層麵。(3)從三個同心圓的圓心分別引出多條射線,每一條射線分別表示一個考察指標,並描出刻度值。(4)根據射線上的刻度值,描出每一代表指標數據的點,並在扇形區域中連接形成封閉的折線。這些不同維度的折線直觀地反映出被審計對象的相關指標數據與三個同心圓相比的相對優勢、劣勢和非常規的狀況。如果這些指標集中地呈現出非常規的變化或狀態,或違背客觀規律,則這些指標可能存在重大舞弊問題。
(二)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也稱主次因素分析法、巴雷特圖法。運用ABC分析法是為了查找諸影響要素中的主次因素,從而抓住重點要素。所以對於大案要案審計而言,將其用於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麵的效果較為顯著。具體步驟如下:(1)將所有因素或問題按由大到小順序依次排列。(2)分析計算每個因素在總體中相對比重,列表算出累計的比重,繪製矩形圖。在圖中確定影響因素累計的比重為0%至80%的為A類因素,80%至90%的為B類因素,其餘的為C類因素。在案件分析中,A類、B類項目被確定為重點檢查對象,往往是大案要案集中發生的領域。
(三)樹枝圖因素分析法
樹枝圖因素分析法是指將造成某結果的眾多影響因素從不同維度分解成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等,再進行分類、分解、分析和摸排,最終找到造成該結果主要的具體正向或反向影響因素,確定其非常規的變化,從而找到大案要案發生的重點領域。
(四)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是指根據經濟活動中相關的指標數據之間存在內在依存製約關係的前提下,審計人員通過測定指標數據是否存在準確的製約關係,並揭示其中有無問題的分析技術。例如貨物運輸數量多於購進量,則可判定其中存在虛假情況。除了數量指標的平衡分析以外,人的心理平衡分析也不可忽視。例如周邊許多單位存在偷稅漏稅、濫發獎金錢物的現象,從被審計單位職員、主管人員心理上謀求物質利益相對平衡的角度來分析,也可以判斷可能存在類似的現象。因此,由於人追求心理平衡的需求,往往發現大案所案涉及到的是一批人的腐敗,而使得內部控製製度完全失效。
(五)相關分析法
相關分析法是指通過對相互關聯的被計審計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的反常現象或差異,從而發現存在問題的方法。被審項目之間存在此增彼減、同增同減、零相關等情形。如果發現被審計項目之間的關係異常則可以判斷其中必然存在問題。例如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的同時,支出未發生相應幅度的變化,則結餘應該有所增加;若企業虛增支出,必然會導致利潤少計,可能存在少計企業所得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