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健全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製度及市場環境
我國必須盡快建立健全公允價值計量運行機製,用來約束會計信息提供者對信息的生產和披露的操縱行為。首先,必須嚴格規範法律製度,為公允價值的計量創造良好的環境。對於利用公允價值進行利潤操控的企業,政府部門必須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從而在法律製度層麵有效地保證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其次,完善產權保護規則,提高司法效率,為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執行提供一個良好的製度環境。除此之外,還應充分引入競爭機製,打破行業壟斷,構建完整、開放、競爭市場,為公允價值計量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要建立健全市場體製,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公開的市場價格體係,我國應積極完善資本市場,可以成立專門機構,提供專業、可靠和及時的市場價格信息。同時,我國應該進一步完善資產評估行業環境,建立資產評估法律體係,建立和完善公允價值評估體係,加強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的培訓等等,通過以上措施來加強資產評估對公允價值信息質量的保障作用。
(三)加強監督,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要想真正解決公允價值問題必須從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上進行改革,要不斷地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運作的透明度,以確保公允價值會計的運用擁有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要完善會計從業人員的審查製度,改善會計執業環境,製定相應的執業準則,進而為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環境。要善於引入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製定相應的懲處製度,提高審計監督和製度的權威性。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實施過程的監管力度,除此之外,我們應嚴格按照我國《會計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各項會計監管機製的建設工作,不僅要督促公司盡快完善內部控製機製,建立內部審計製度,還要加大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的力度,充分發揮會計監督三位一體的整體功效,防止企業操縱利潤。
(四)完善公允價值信息披露
隨著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會計工作和其他領域的廣泛應用,其對會計報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這一要求的目的在於更好地完善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工作,但是由於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會遇到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市場環境的不穩定使得公允價值計量信息出現不對稱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又會嚴重影響到資本市場的信譽。會計報告的使用者有權知道較為詳細的公允價值信息,但就我國企業目前的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工作的狀況來看,其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使得新會計準則下的公允價值計量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
(五)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會計準則需要會計人員做出更多的職業判斷。要使公允價值得到合理估計和很好的運用,首先,應當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使其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新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提高他們的技能操作水平,減少會計信息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失真和對公允價值判斷的偏差。其次,要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提高其誠信水平,使其保持務實求真的職業操守,從根源上消除弄虛作假的現象。此外,在加強誠信道德建設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加大對執業人員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來保證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
(六)深入分析現行會計準則,重新衡量公允價值的使用範圍
公允價值計量使用範圍不斷擴大,已成為一項基本的計價理念。但是在我國新會計準則體係中,公允價值的運用仍然是比較有限的,隻有在準則中明確規定可以使用公允價值計價的項目才可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因此,有關部門和單位應進行協調,明確新會計準則的相關事宜,以利於新會計準則的正常運用。
參考文獻:
1.楊素豔.淺析“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J].財會經濟,2013,(1).
2.袁晶珠.淺析公允價值在中國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