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別說了。”哈局長從看信後,一直沉默不語。處亂不驚,是她的風格。她在反複考慮信中提出的問題,盡力去回憶自己在任時,是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什麼背景下,做的這些事。另一方麵,又反複考慮舉報人劉威舉報的目的和動機。損人不利己的事是沒人幹的的,可眼下劉威一下子舉報了這麼多人,他是什麼企圖?
劉威的處境,哈局長聽說了。沒覺出有什麼不妥的。大氣候的改革形勢,沒辦法的事。至於生活有沒有出路,根本就沒去想。得罪了頂頭領導,能有什麼好下場?沒事還要掂量掂量你,何況你又趕上這法脈,人家治你,你也是活該。現在看有些事做的有些過份。應該留條路給他走。逼急了,兔子還會咬人呢!何況人呢?要是這樣,說明劉威並不是針對自己個人的。出於這個目的,事情或許會有轉機。關鍵是檢查院這麵的事,一定要穩住、拖住、壓住。另一方麵,就是對舉報的問題,要趕緊進行技術處理。做到有備無患。
“你倆別吵了,我馬上找茂祥和韓蕭天來,研究一下,回憶一下當時的條件和背景。如雪帳的事,你自己看怎麼做一下好,那些帳和傳票什麼的,是不是還在你手裏管著呢?”哈局長問如雪。
“是”孟如雪已沒了主意。
“樂秋剛才已經說了,辦案時候,就按著舉報的線索去擴大偵察範圍。到時候,實在沒轍的時候,就按著舉報線索查,你把帳調一下,不就查無實據了嗎?”
哈局長開導著孟如雪調帳的目的,也提醒管樂秋,將來頂不住時,查帳的結果,查無實據。不就什麼都沒有了嗎?這些,做為檢查長是不需提醒的。而劉威上那知道這些?
廷文大概把和劉威爭吵的事,反映到上飛那。所以,今天廷文打來電話時,很委婉地說:“人找好了,車找好了,能不能下去搞外調?”
這有什麼不能的?本來就沒什麼事,你偏要弄複雜了。劉威跟著去外調未嚐不可,關鍵上次說,上飛已安排完了的事,你們不去辦,也就罷了,你還能個我有沒有時間?我停止工作在家快三個月了,那天沒時間?呆在家裏不就是等著算帳嗎?
人就是這樣,含蓄大勁了,不好意思的事,別人是得熊就熊,非得撕破臉皮,才能正事正辦。我劉威沒事願意得罪你們嗎?願意和你們爭吵嗎?人啊、、、、、、!
現在的外調啊,真難。要麼是一問三不知,什麼也不知道。要麼是信口胡咧咧。真話少,假話多。總之打證實得罪人的事,根本就沒門。也不知這是人們善良的進步,還是社會風氣的墮落。但要是證明一個好人時,情形就好多了。劉威領局裏的人跑了四個地方,其中有兩個單位有人,給打了證實,另外兩個單位的經辦人不在,無法取證。單就取了證的材料看,證實的數字比劉威報給局裏的數多出三千多元,還僅就兩件物品。再往後,這個證明還有沒有取的必要呢?
“是不是劉威和他們勾通好了?”上飛問。
“不可能。劉威買酒罐的地方,我妹夫在那幫工。我偷著問了,當時的鋁材就那麼個價。”錢主任證實說。
上飛是絕對相信錢主任的。但為什麼價格要比劉威自己報得還高呢?
錢主任解釋說:“當時劉威買時,沒要正式發票,店老板省下了稅錢,這回打證實把稅錢加上了,就怕以後稅務局去查。”
“都是這麼回事嗎?”上飛仍表示懷疑的問。
“不知道。就現在去的這兩個地方,都是這麼回事。”錢主任肯定地說道。
“那劉威報的價格,看來沒什麼大問題了。”上飛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