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小企業自身如何提高綜合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出類拔萃
作者:閆葳 劉翠娟
摘 要: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經濟增長、科技創新、擴大就業、社會穩定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我們稱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和再就業的“蓄水池”、社會的“穩定器”。本文從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信任、提升中小企業信用等級、改善自身融資環境等方麵進行分析,幫助中小企業擺脫融資難的困境。
關鍵詞: 融資 障礙 管理水平 市場競爭力 綜合素質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是中小企業生存的核心問題。長期以來,融資障礙問題一直困擾中小企業的發展。2008年國際、國內的經濟環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從銀行方麵講,為了防範、規避風險,銀行采取了信貸緊縮政策,大幅削減貸款發放限額,使得中小企業融資環境雪上加霜。如何有效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籌集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突破融資瓶頸,成為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應先從自身找問題、找出路。
一、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水平
隨著市場競爭白熱化程度的提高,中小企業競爭更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關係中小企業的生死存亡。中小企業首先要自救,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加強管理——將人、才、物、信息等各種資源有效配置,向管理要效益。首先,企業組織管理結構要改變,實行扁平化管理,使溝通更方便,反應迅速。管理者在做決策時更重視信息的及時、有效、真實性,重視計算機、網絡在管理中的運用。其次,企業的財務製度要規範化,健全財務控製體係,財務狀況透明、加強內控製度、樹立信用觀念,提高自身信用度的同時,建立完善財務製度,重視財務管理,培養專業敬業的會計人員,提供報表,增強財務信息透明度。最後,中小企業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中小企業要實行人性化的管理,關心人、尊重人、激發人,使人的潛能得以充分開發,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總之,中小企業要盡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的經營管理模式,即科學的現代化管理、建立健全內控製度、完善企業經濟責任追究製度、轉變現代企業產權製度等,做到合法經營、規範管理,盡快進入銀行的授信範圍,取得金融支持。
二、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信任
要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信任,從以下三方麵入手:首先,中小企業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向資源綜合利用型、科技型、出口創彙型、農副產品加工型、信息服務型和社區服務型中小企業發展;其次,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術改革和新產品開發,大力發展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名優產品,加快產品的換代速度,縮短產品生命周期,提高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投入的信心;最後,樹立“誠信為本”的觀念,堅持誠信經營、履約守信、照章辦事,即按借款合同規定及時償還貸款本息,提高企業的資信度。中小企業要靠良好的信譽贏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任和支持,進一步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