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977年以後
1977年以來,是北京公共交通大發展的時期,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地鐵城鐵、出租汽車等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規模,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一)公交電汽車
1978年,北京市在發展公共交通問題上明確了“電汽並舉”的方針,於是形成了無軌電車有所增加、公共汽車大幅增長的格局。1984年,公共汽車數量從1976年的1954輛增加到3369輛。同時,線網進一步擴大。1985年,線網從1975年的96條增加到了150條。到1995年末,北京公共汽車的運營車達3927輛,又比1984年增加了558輛,增長幅度為16.56%,運營長度為3784.8公裏;運營線路達到246條,又比1984年增加了101條,增長幅度為69.66%;客運量31.1億人次,比1984年的10.61億人次增加2.93倍。1995年末無軌電車達到525輛。
截至2005年底,公共電汽車運營車輛數達到18493輛,運營線路593條,年客運量45億人次。
為了緩和道路交通擁擠,提高車速,北京市從1961年開辟了以公共汽車為主的快車線路。1988年,全市快車線路達到21條,基本形成了覆蓋市區主要線路網的快車客運網。
與此同時,北京市還辟了公共交通車專用通道。1997年,開通長安街第一條公交專用道。
以後,陸續開通了多條公交車專用道。截至2006年11月,北京市已在62條道路上開辟公交專用道,總長165.4公裏。
1999年,公交總公司加快推進清潔燃料工程,購置清潔燃料車2283輛,其中300輛裝用美國康明斯純天然氣發動機新車將長安街、二環主路上骨幹線路的236輛柴油通道車全部替換。到2000年末,公交總公司清潔燃料車總數為5923輛,占全部公共汽車總數的78.9%,其中純天然氣公共汽車1300輛,北京已成為全世界使用天然氣公交車最多的城市。
2001年,200輛全部由北京客車總廠生產的“無級變速”車交付公交公司上路運營。大型公共汽車使用這一技術,在北京尚屬首次。新車還全部采用了美國進口的天然氣發動機,尾氣排放達到世界較高水平。
2006年,新型無軌電車也開始投入使用。
(二)地鐵列車
北京地鐵自1965年開始建設以來,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13號線和八通線,運營線路總裏程114公裏,共有70座運營車站。其中,1號線全長31.04公裏,有23座運營車站;2號線全長23.61公裏,有18座運營車站;13號線全長40.85公裏,有16座運營車站;八通線全長18.9公裏,有13座運營車站。2006年安全運送乘客7.689億人次。
(三)出租汽車
改革開放後,北京市的出租汽車產業複蘇,並發展迅速。1992年開始,北京市放開了出租車業的準入限製,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於是,出租車輛從1991年的1.62萬輛迅速發展到1995年的6.3萬輛。1995年,北京市出租車運營戶達到2229戶,其中全民所有製企業518戶,集體製企業966戶,合資企業3戶,股份製企業2戶,有限責任公司7戶,個體518戶。但此後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係列整頓政策,重新實施嚴格的準入限製。1994年後,北京不再審批新的公司和個人進入。截止至2005年底,北京擁有出租汽車6.6萬輛,年客運量達到6.5億人次,比2000年增長4.8%。
2006年,北京市已有出租車6.7萬輛,年客運量6.5億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總量的13%左右。
2006年,北京在冊的出租汽車運營企業單位共333家。在333家出租車運營企業中,列在前17家的出租汽車公司分割了北京出租車市場的80%~90%。17家中大型公司中,又以7家為最強,這廠家每家擁有的出租車總量都在5000輛以上。它們是:北京銀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建出租車公司、北京新月聯合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北京首汽集團公司、北京市出租汽車誠信聯盟、北京北汽九龍出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創業出租汽車有限公司。這7大公司的出租車總量,約占北京出租汽車總量的60%。
(四)小公共汽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北京流動人口猛增。為了方便群眾、分解客流,1984年4月北京市增加了小公共汽車,實行線路固定、招手上車、就近下車的服務方式。“小公共”
補充了大公共汽車進入不到的地方,方便了群眾出行,成為公共交通體係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