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民航交通(2 / 3)

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31日,歐亞航空公司的上海-滿洲裏航線正式開通。之後,歐亞航空公司還開通了北平、長城空中遊覽航線,以及北平-北戴河的臨時避暑航線。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1日,歐亞航空公司開通北平-洛陽航線。5月18日,該航線延至蘭州。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5月,歐亞航空公司開通北平-廣州(經停太原、洛陽、漢口、長沙)航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月1日,歐亞航空公司開通鄭州-北平航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月,歐亞航空公司將蘭州-銀川航線延伸至北平。“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國航空公司和歐亞航空公司所有進出北平的航班分別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26日和8月22日全部停航。

三、日本侵占時期

早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日本人控製的惠通公司便開始染指華北的民航事務。該公司相繼開辟了北平-錦州(經天津、山海關)、天津-承德(經北平)、天津-張北(經北平、張家口)等航線。日本侵占北平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惠通公司開通北平-大連(經天津)航線。同年秋,惠通公司將既有的北平-錦州航線延至沈陽。

日本占領北平期間,組建了中華航空公司。該公司除承擔軍運外,還接管了惠通公司的民航線路。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中華航空公司公布的經營線路主要有:北平-大連(經天津)、北平-大連(經天津、濟南、青島)、北平-上海(經天津、青島)、北平-上海(經天津、濟南、徐州、南京)、北平-包頭(經張家口、大同、厚和——今呼和浩特)、北平-開封(經石門——今石家莊)、彰德——今安陽、新鄉)、北平-運城(經石門、太原、臨汾)等航線。

日本投降後,中華航空公司經營的航線全部停航。

四、國民政府後期

抗戰勝利後不久,中央航空運輸公司即開辟了上海-北平(經南京、青島、濟南)航線。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央航開辟北平-石家莊和重慶-北平(經漢口、鄭州)航線。同年9月,央航又開辟重慶-北平(經西安、太原)航線。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8日,中航上海-北平(經南京、濟南)航線複航。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航在北平到發或經停的航線還有上海-北平(經南京、徐州、青島、天津)、重慶-北平、北平-歸綏(今呼和浩特)等航線。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中航開辟北平-沈陽航線。

同年10月,中航將平歸線延至蘭州。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底,解放軍包圍北平並占領了西苑和南苑機場,中航和央航進出北平的航班全部停飛。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6日,中航的滬平線班機曾利用天壇機場起降,一度複航,當月16日,中航最後一架班機飛離北平。

(第三節)民航機場

民國時期,北京隻有兩個機場。最早修建的是南苑機場。西苑機場修建於日本侵占北平時。

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北京誌·市政卷·民用航空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53一、南苑機場

南苑機場,位於北京市南郊豐台區境內。宣統二年(1910年)7月,由軍諮府在南苑五裏甸毅軍練兵場內修建,供從法國購進的一架蘇姆式飛機起降和設備維修使用。次年,留學法國的秦國鏞駕駛高德隆式教練機在南苑機場作飛行表演,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本國機場上駕機起降。

民國二年(1913年)6月,北洋政府撥款6萬銀元對南苑機場跑道進行擴建,同時修建房屋100餘間、飛機修理廠1座。民國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931-1937年),中國航空公司和歐亞航空公司的航班皆在該機場起降。

盧溝橋事變後,南苑機場被日軍占領。民國三十年(1941年),日軍在機場周邊每隔1公裏修建1個大小不等的鋼筋水泥結構飛機掩體。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隊接管北平。南苑機場改為軍民合用,中航和央航的飛機均在此起降。

二、西苑機場

西苑機場(見圖91)(今西郊機場),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澱區界內。“七·七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