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衛戰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展現了蘇聯人民誓死衛國的決心和能力。
從此,蘇德進入了相對對峙的戰略階段。
為慶祝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斯大林在戒備森嚴的克裏姆林宮,為朱可夫等有功將領舉行了授勳儀式。
授勳完畢,朱可夫正要離開,斯大林喊住了他:“朱可夫同誌,弦不能繃得太緊,不介意我們隨便聊聊嗎?”大將立即站下,以標準的職業軍人姿勢,麵對著自己的統帥。
“當然,斯大林同誌,如果是,關於下一步行動的安排,”
斯大林高興而多疑地望著自己的愛將。
尊重,謙恭和有才是好事。
可一個有才能的將軍對全局考慮太主動,不是個好兆頭:“這個嘛,”朱可夫心中一凜,馬上提高了嗓門兒:“是的,斯大林同誌,弦不能繃得太緊,隨便聊聊。”
但是。
莫斯科保衛戰雖然勝利了。
形勢卻不容樂觀,依然嚴峻。
法西斯德國的軍事優勢並沒打破,大片蘇聯國土仍在希特勒占領軍的鐵蹄之下,這足以令斯大林同誌和每個將軍士兵,憤恨萬分,如梗在喉,徹夜不眠。
於是,斯大林同誌一手持著那個著名的玄木煙鬥(有煙絲可沒點燃,更多的是道具作用。)踱著。
一麵若有所思,喃喃自語。
朱可夫大將則小心謹慎的跟在後麵,全神貫注緊張的傾聽著,盡管他心裏急得發慌……幾句簡簡單單的寒暄後,斯大林並不看他,突然發問。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你知道阿爾達布拉和那床滴血的蓋屍布嗎?”
“阿爾達布布拉,滴血的蓋屍?”
“認識尼古拉胡安嗎?”
“尼古拉胡安?”
可憐的大將一頭霧水,有些心慌;血的教訓,對於偉大斯大林同誌的任何提問,猶豫不決或吞吞吐吐,都意味著失寵,意味著撤職查辦,牢房,刑場,槍口……
斯大林同誌站住了。
略為不滿的眼光斜斜。
“了解並找到,明白嗎?”
“是,斯大林同誌,了解並找到。”
朱可夫不敢怠慢,啪的立正,目視著統帥的眼睛,可斯大林己淡漠的轉過了身。朱可夫是軍人,可不是政治家,自然無法捉摸領袖的邃密心思和真正意圖。
等他火速通過蘇聯內務部長。
蘇聯人民委員貝利亞調來檔案。
才知道了什麼是阿爾達布拉和尼古拉胡安?
這上身經百戰的大將,驚訝得一時回不過神。
唉唉,原來是早被契卡槍斃了的那個尼古拉二世表弟和一群汙合之眾,簡直不值一提嘛;大敵當前,鐵血燃燒,偉大的斯大林同誌,居然還為這點小屁事專門提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值得嗎?
運籌帷幄,慎密大略的大將百思不得其解。
隻得重新拎起保密電話筒,向內務部頭子求解。
世人極少知道,鐵血將軍朱可夫與蘇聯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基本還算得上是合得來,彼此時有話講。鑒於蘇聯嚴酷的政治製度和斯大林嚴重的猜忌心理,除了必要的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