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中國沿海幹散貨運輸市場上半年度回顧及下半年展望
市場分析
作者:李倩雯
1 2015年上半年市場回顧
2015年上半年,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屢次刷新曆史最低記錄,直至5月中下旬,運價指數才小幅回升至900點以上。截至6月26日,上海航交所發布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於865.23點,較上年底下跌3.9%,同比下跌6.2%。
1.1 沿海煤炭運輸市場
1.1.1 下遊需求疲軟,主要行業耗煤量繼續下跌
2015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形勢依舊嚴峻,工業、製造業等產業仍然麵臨較大下行壓力。因下遊需求偏弱,煤炭消費延續2014年的低迷態勢,消費量持續下滑。1―4月全社會共消耗煤炭11.85億t,同比下降8.33%,其中:動力煤同比下降9.33%;煉焦煤同比下降2.12%。受此影響,全社會煤炭庫存量已持續41個月超過3億t。
1.1.2 煤炭供給趨緩,產量和進口量同比下跌
2015年上半年,在國家嚴格控製新增產能、不斷淘汰落後產能的背景下,各大煤企的產銷速度雙雙放緩。受產能過剩拖累,國內煤炭價格自年初以來便一路下跌,跌幅超20%。
1.1.3 沿海煤炭運量同比出現下滑
2015年上半年,製造業PMI指數持續在榮枯線附近徘徊,工業用電量較同期增幅減弱,而火力發電量有所下降。同時,國內煤炭供給量價齊跌,進口煤數量也大幅下跌。因此,在國內煤炭貿易供需兩端均大幅下滑的情況下,1―5月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內貿煤炭發運量累計2.55億t,同比下跌5.50%。
1.1.4 沿海煤炭運價5月漲而複跌
2015年1―4月,沿海煤炭各航線運價持續探底,市場悲觀情緒蔓延。5月,受煤炭進口量大幅縮減及國內煤炭大幅降價的影響,沿海煤炭運價大幅反彈;而6月開始在下遊階段性補庫結束後,沿海煤炭運價再度大幅下跌。截至6月26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新版煤炭運價指數報收於527.67點,較上年底下跌2.4%,較上年同期下跌0.8%。各航線運價漲跌不一,其中,秦皇島至廣州航線(載質量5萬~6萬t)運價跌幅居首。
1.2 沿海金屬礦石運輸市場
1.2.1 粗鋼產量同比首降,礦石需求上行乏力
2015年上半年,在環保施壓、利潤收縮、資金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下,鋼鐵行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成產品庫存指數不斷下跌,反映國內鋼廠的生產意願不強,全國粗鋼產量出現20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1―5月,全國粗鋼產量33 887.2萬t,同比微降0.42%。鋼鐵產量的下降導致鐵礦石需求上行乏力,疲軟運行。
1.2.2 礦石國產量同比下跌,進口量增幅有限
2015年上半年,鋼廠開工率始終不高,對原料鐵礦石的需求疲軟無力。在國家嚴格控製過剩產能、不斷淘汰落後產能的情況下,1―5月,全國原礦產量為5.02,同比下降10.05%。國外“三大礦山”紛紛拓產,進口礦石價同比跌幅超30%。在價格及質量的雙重優勢下,進口礦石的采購熱情依舊,但受製於國內鋼材市場的疲軟態勢,進口量漲幅僅為4.61%。
1.2.3 沿海礦石運量同比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