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服務型展覽業主要是指以展銷當地工農業產品為特色的商品展銷訂購會的總和。如廣西“經貿兩會”、全國荔枝龍眼銷售協商暨訂貨會、恭城月柿節等。舉辦這種展銷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商品展示,把當地產品銷到全國以及世界各地。大力發展與第一、第二產業關聯的展覽業,不僅可以展示廣西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還可以通過產品展示和商業推廣,提升廣西產品的國內國際市場占有率,促進廣西工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廣西既要通過經驗總結與借鑒,進一步提升舉辦商品展銷會的質量,更要重視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產品質量,來提升商品展銷會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擴大產業服務型展覽業的規模和影響。
(三)培育開發布局合理的會展產業集聚帶
發展區域會展產業,必須優化其空間布局。基於廣西各地會展產業發展優勢和特色,可以以南寧為中心,以桂林、北部灣為兩翼,推進“點—軸型”會展產業集聚帶的開發,促進全區會展業空間布局的合理化。
1.南寧重點發展自由貿易型展覽業和產業服務型展覽業,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展覽中心
重點開發建設的展會有: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及全區性的糖業展、醫藥展等。建議把南寧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廣西會展產業發展的龍頭城市來培育,大力提升南寧會展產業的集聚與擴散的功能,發揮其在廣西會展業發展中的龍頭地位和作用。
2.桂林重點發展全國及國際性會議業和旅遊型會展業,構建中國區域性國際會議中心
桂林市立足世界旅遊名城優勢,大力開發全國性、國際性會議業以及會展旅遊業。桂林國際會展中心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創新管理體製,強化市場經營,降低展位價格,做好會展服務,使之發展成為桂林會展業的龍頭企業,帶動桂林市會展經濟的發展。
3.北部灣地區重點發展邊貿型、外向型會展業
北部灣地區的防城港市、北海市和欽州市等地,充分利用沿海、沿邊優勢,做大做強已經有一定基礎的邊境貿易型會展業。同時,還應根據廣西大型臨海工業的布局,利用北海出口加工區的優勢,積極培育和發展出口加工貿易型會展業。
廣西其他地區在“點—軸型”會展產業帶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下,依托當地特色產業,一些中小型展會將會崛起,使廣西會展業在沿著北―中―南部縱向發展的同時,在東、西兩個方向也得到橫向的擴張,進而形成在空間上全麵發展的格局。
二、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契機,全方位構築廣西區域性國際物流體係
會展業的發展,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提升對物流業的需求,拉動物流業的發展。廣西要適應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其他會展業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全區會展物流體係。同時,還要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區物流業上一個新的水平,加快形成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地位。
(一)總體思路
今後一個時期,構築廣西區域性國際物流體係,要與深化對外開放以及國際、國內、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業,把物流產業作為新階段主導產業來培育;實行鐵路、公路、水路、民航並重,構建立體、高效、開放的現代物流運輸體係;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現代物流技術,促進物流產業現代化。
到“十一五”期末,廣西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軟硬環境得到相應完善,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運輸體係;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快速發展起來,並確立在物流市場中的主體地位,初步形成專業化、社會化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係;口岸、港口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物流服務更加便利化、高效化、低成本化。
到2020年,建立起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相適應的,發育比較完善的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物流產業對廣西國民經濟與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起到明顯的先導作用。
(二)加快口岸和沿海港口的建設,加速對接東盟
加快口岸建設是廣西建設自由貿易區物流中心的關鍵之一,居“瓶頸”地位。必須把口岸建設作為中近期發展廣西物流產業的重中之重來抓好。
1.廣西口岸在中國—東盟雙向物流中具有重要地位
廣西有25個口岸,其中與越南相對應開放東興、友誼關、水口、龍邦等4個公路一類口岸和憑祥鐵路一類口岸,以及防城區峒中、寧明縣愛店、憑祥市平麵、龍州縣科甲、大新縣碩龍、靖西縣嶽圩、那坡縣平孟等7個二類口岸。廣西沿海開放口岸有防城港、北海港、欽州港(含果子山港)、江山港、企沙港、石頭埠港等6個國家一類口岸。其中,江山港、企沙港、石頭埠港、果子山港口岸隻對越南國籍船舶開放。2003年防城港、北海港、欽州港進出口貨物吞吐量分別是1318萬噸、613萬噸、263.4萬噸,比上年均有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