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中國—東盟博覽會戰略發展(2)(2 / 3)

1990年,普勞哈拉德(Prahalad)和哈梅爾(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企業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又譯為核心競爭力)的概念,認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哈梅爾進一步提出了識別核心能力的準則,認為企業核心能力應能為企業進入廣闊市場提供途徑,應當是競爭者難以模仿的,應當對最終產品可見的消費者收益具有明顯的貢獻。

近年在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激烈化的影響和作用下,國際國內許多大企業紛紛實施了核心競爭力戰略。我國會展業在加入WTO後,越來越多的外國展覽公司進入中國會展市場,帶來更大規模的國際品牌展覽,並以其先進、成熟的辦展方式給中國市場帶來強烈衝擊,國內會展業麵臨嚴峻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國—東盟博覽會實施核心競爭力戰略,是增強生存發展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必然的戰略選擇。

(二)培植品牌展會核心競爭力是會展市場競爭品牌化的必然要求

隨著國際市場的日趨成熟與飽和,市場競爭日漸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市場中眾多的品牌交相輝映,異彩紛呈,品牌的競爭成為國際市場競爭中的主角。

品牌是企業競爭的利劍,可以為企業和產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可以贏得一大批忠實的消費者相追隨,使市場銷售長盛不衰。

品牌創造持續競爭優勢。普通企業都熱切希望能與名牌企業合作聯營,或向它們提供配件。銀行、股民總是願意將資金投向品牌企業,使企業可持續發展得到充裕的資金保障。正如1967年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總裁所說的:“如果可口可樂公司在全世界的所有工廠,一夜之間被大火燒得精光,但隻要‘可口可樂’的品牌還在我們手中,大銀行家們仍然會爭先恐後地給我們公司貸款。因為‘可口可樂’這個牌子進入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會給它帶來滾滾財源。”

品牌值萬金,可以給企業帶來超額利潤。1996年世界品牌排行榜中,“萬寶路”排名第一,品牌價值446.14億美元,“可口可樂”排名第二,品牌價值434.27億美元,“麥當勞”排名第三,品牌價值189.2億美元。許多財大氣粗的公司不惜重金,四處收購擁有名牌商標的企業。1987年,美國科爾貝格·拉維斯·羅伯特公司以250億美元的巨資兼並了納比斯科公司。代價之所以如此昂貴,主要是因為納比斯科公司所擁有的名牌不少,像雲絲頓和駱駝(Camel)香煙,迪爾·蒙蒂(DelMonte)水果罐頭等,這些品牌的價值已經超過了該公司的有形資產。

在現代會展經濟中,市場份額越來越向最有價值的品牌集中,品牌展會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品牌既是辦展機構的一麵旗幟,也是會展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擁有具有一定規模、能代表行業的發展動態、能反映行業的發展趨勢、能對行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並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展覽會,是每一個辦展機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品牌競天下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建立在品牌基礎之上。有人預言:決定21世紀世界格局和國家經濟地位的因素,除了科技依然不可缺,就是以品牌為代表的市場占有率。因此,中國—東盟博覽會培植展會核心競爭力,必須以品牌為基礎,把品牌的塑造、開發、利用擺在優先的戰略地位。

(三)培植品牌展會核心競爭力對中國—東盟博覽會快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1.可以持續提升博覽會的知名度

品牌企業常常是社會輿論的關注焦點。博覽會擁有品牌展會核心競爭力,新聞傳媒就會經常報道、傳播博覽會的各種話題,包括博覽會舉辦信息、經營管理方式、企業文化等,為博覽會做各種免費宣傳,從而擴大博覽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可以塑造博覽會長期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主要是由一些稀缺資源和無形資產構成的,包括發明專利、企業聲譽、企業形象、企業家資源、R&D能力、組織文化、經營管理經驗等。這些資源具有特殊性,無法通過要素市場交易獲得,隻能通過自身學習不斷積累。長期的累積性學習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這就使得競爭對手難於模仿,從而使核心競爭力擁有者能夠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永久立於不敗之地。工業行業的可口可樂“雄霸”天下最為經典。會展行業的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美國克勞斯公司以及我國廣交會等都具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