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拯救歐元大作戰(1)(3 / 3)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與地中海國家相比,愛爾蘭看上去更有可能在這方麵有所增長。這些都不能成為它把其銀行體係弄得一團糟的借口。但是對於歐洲來說,真正的問題是它希望希臘和愛爾蘭的情況接二連三緩慢地發生,還是願意采取除政府救助之外的措施專注於經濟增長。

一個壞方案,還是更壞的方案?

【標簽】歐元區 重組 援助 成本 默克爾

將我們的計劃拋給許多歐洲人--無論是作為債主的德國人,負債的希臘人還是對歐洲一體化持懷疑的不列顛人--他們可能會抱怨說,這並不是當初歐元初建時所給的承諾。這種情況完全真實,可悲的是現在我們要做的跟這個毫不相幹。現在的問題已不是歐元是否被錯估,歐元一開始是否是糟主意,而是現在值得拯救它。現在摧毀歐元代價會更小嗎?重新設計歐洲,來拯救歐元的較長期政治成本是否過大?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作為共同貨幣的歐元,對加入的各國可謂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從法律上來講,歐元區還沒有退出條款。如果希臘退出,加上可能還得明確的退出法律,銀行還會麵臨擠兌,因為儲戶們在被強製要求將銀行中的歐元轉換成貶值的新德拉馬克(希臘加入歐元區之前的貨幣)前就會將歐元撤出。因此希臘就不得不實行資本管製,而持有國際票據的希臘公司將麵臨破產風險,因為他們將突然沒有現金來支付票據。另外對其他不穩定的國家的壓力也會增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偏好重組希臘,讓它留在歐元區。

另一方麵,如果像德國這類強國退出歐元區,可能還會帶上其他強國,結果會同樣糟糕。德國的新硬通貨幣會急劇升值,德國的出口商將由此受打擊。被遺棄在歐元區的國家所麵臨的動蕩會打擊他們的出口市場,就像發達國家公司競爭力漸失一樣。德國的銀行和公司在新硬通貨幣區外將遭受歐元資產的突然貶值,就像在希臘發生的一樣。而且留在歐元區的國家可能還會分裂,意大利或西班牙不會想和希臘做生意。在一片條約毀壞、貨幣恣意波動、憤怒的指責之中,歐洲 的共同市場將會土崩瓦解,戰後歐陸穩定的基石--歐盟也將開始瓦解。

看看任何一種結果帶來的慘淡數字,大家都會覺得很難接受。瑞銀分析師估計,歐元瓦解第一年就會給邊緣國家國民生產總值造成40—50%的影響,核心國家也會受到20—25%的影響。是的,這是一個猜想(這是對未來幾年歐元瓦解和紓困計劃所耗成本預估中的一種)。但是取消共同貨幣所要支付的賬單必將達到數萬億歐。相反,一個成功的拯救方案所耗成本看起來還挺合算。向歐洲各銀行的注資以及歐洲央行任何潛在的損失,加上之前花在救助方案上的資金,總數也不過是幾千億歐。如果歐洲央行的幹預果敢可信,可能還不需要它購買那麼多的債務,因為投資者們也會介入進來。簡而言之,如果在能夠負擔得起援助的情況下,歐元區國家還對瓦解方案眉來眼去,那麼這將是相當不明智的。

德國納稅人可能會認同這一點,即我們援助計劃的直接成本要比瓦解方案更小。但讓他們不滿的是這樣一種觀點,即援助方案可能會讓懶散的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未受懲罰就脫離了危機,而在明確地了解到歐洲央行會支持他們的國債後,他們就可能回避改革和正途。

這會引發兩種風險。立馬就能顯現的是,暴怒的德國人會要求將希臘拋出歐元區,來個殺雞儆猴。這樣的可怕舉動確實能嚇到葡萄牙、愛爾蘭,但對意大利或者西班牙的算盤可就算打空了:他們太大,而且與歐盟的關係也夠緊密。單單將希臘排除在外是因為這很方便,而且,將它留著會永久性地破壞歐盟其他小成員國的經濟安全。除此之外,一旦希臘違約重組,它的經濟有機會迎來通往健康經濟征程的可信起程。

較為長期的風險是歐洲會變得“更歐洲”。政治一體化的支持者說,加強約束的唯一途徑就是建議一個歐洲合眾國。會有一個財政聯盟監督歐洲共同債權的發行嗎?還是會賦予歐元區各政府一個新監管角色,又或者說是讓百無一用的歐洲議會來承擔這一角色?但願不是。這背後的還有另一層隱憂,歐元區內的國家現在就可以對歐元區外的國家發號施令了。十個歐元區外的國家,包括瑞典、波蘭、英國這些還保留著自己貨幣的國家可能麵臨這樣一個抉擇:是加入歐元區還是別排除在新“核心歐洲”之外,而新“核心歐洲”在開始製定政策時發揮影響。這樣歐洲,政客們每次都有機會避開和選民做過多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