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王文勝的論文獲得國家環保總局舉辦的“相約綠色時空”征文一等獎,教科書循環使用(封麵)設計獲得了專利證書。
2010年,王文勝被中央電視台評選為“2005中國十大法製人物候選人”。
王文勝覺得,單憑寫文章宣傳還不夠,還要讓更多的人更直觀地了解課本重複使用的價值意義和可行性。於是,他決定走出嘉縣元村鎮,讓全國的人直接聽取他的觀點。
從2001年開始,王文勝先後給國務院相關部門、全國各大媒體寫信,闡述自己的環保理念,並費盡周折,以“青年環保誌願者”的身份自費到鄭州、北京、浙江、江蘇、湖北等十多個省、直轄市作了200多場演講。其間,可謂嚐盡了酸甜苦辣,聽慣了冷嘲熱諷。
王文勝為教科書循環使用而不辭辛苦、四處遊說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一名大學生給他寫下這樣的評語:“你的激情使人飛揚,你的快樂來自你的激情。雖然,現實中的你,是一個執著而孤獨的跋涉者。”當然,王文勝也收獲了“傻子”“神經病”“狂人”等罵名。
王文勝與幾位誌同道合者寫的《中小學教材循環使用研究》,2002年獲得了河南省新鄉市優秀教育成果獎;2009年該課題被列入河南省教育廳“十五”教育規劃,他擔任課題組組長。
永不停歇的腳步
由於在教科書循環使用宣傳上的執著和狂熱,王文勝占用了不少工作時間,這也讓他的領導很是頭疼。
王文勝的上一任領導、固縣小學校長董玉璽說:“王老師的精神確實可嘉,但經常出去肯定會影響教學,這讓我這個當校長的很為難。教科書循環使用是好,但需要國家的支持,否則很難辦。它涉及經費、教科書的重新設計包裝、教科書的保管設施和消毒辦法、老師的補助、家長的思想工作等方方麵麵。”
對於一些看法,王文勝認為,首先,節約是大事,不能說影響一個行業放著好事不去做。其次,傳播細菌也不是問題,隻要加強管理、注意消毒就行了。再其次,教材應該保持一定的穩定性,經常更新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沒好處。推行教科書循環使用,關鍵是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政府的決心。
王繼蘭是王文勝所在的元村鎮小王莊村小學校長。提起王文勝,王校長說,王文勝寫環保文章,外出作環保報告,自然要耽誤一些學校的工作。每當他出去時,我們其他老師就給他代課。我的想法是,隻要他的呐喊能有點兒回聲,就算值了。
對於十多年的奔波,王文勝說:“我欠了學生很多,欠了學校很多,也欠了關心、支持、幫助我的朋友們很多,所以我現在還不能言退,太多的事需要我們去做,太多的話需要我們去說,生命不止,奮鬥不已!一個人的一生就猶如推車上坡,小車不倒隻管推。”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