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學生培養的教學科研成本控製(2 / 3)

(二)教學科研支出組成要素的現狀

高校開展教學科研活動需要相應的人力、物力。人力指投入給施教與受教者的成本;物力包括用於學校的物質資料,用於教學、科研的投入成本。

教學支出是指高校各教學單位或部門為培養各類學生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支出,包括專項支出和非專項支出。教學成本中,有教師工資和教學業務費。在高校投入成本要素中,教師和員工更應該是第一資源。高校的辦學條件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占很大的成本比重, 辦學規模、院係合並分設、專業設置合理化等都是常規性討論話題。提高資源共享,包括人力資源共享、設備資源共享、信息資源共享,成為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手段。人力資源方麵,著重邊緣學科的重疊,相關學科的合並設置。優秀教師有著跨院的重疊身份,對於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有著顯著效果,也能提高教師執教的靈活性,促進圖書資料的流通性和儀器設備利用率。因此,給予教師較高的工資福利待遇,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資助,提供更好的平台鼓勵他們在專業上發展得更順利,也會增加人力資本的投資成本。目前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是重新對教育資源進行分配,使之趨於合理化。通過人才成本核算,可以幫助高校決策機構在更深的層次上認識和分析高校機構臃腫、冗員充斥、非教學人員超編、行政管理費用膨脹等弊端,提出改進措施。建立人才成本會計可以解決人才培養資金的額度、教育投資的補償等問題,有利於吸收教育投資,突破製約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即辦學經費短缺的問題。

科研支出是指高校為完成所承擔的科研任務,以及所屬科研機構發生在科研過程中的支出,包括專項支出、非專項支出和借款。科研成本中包括縱向和橫向科研課題支出。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其權重一般七三分。基礎性研究的科研包括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博士點基金項目、社科基金項目、軍工項目、高技術“863”項目、“973”項目、“985”項目、“211”項目,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等方麵的基金,重點實驗室運行經費,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橫向科研課題指高校和各種事業單位以及企業進行聯合研究合作,利用高校對這些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谘詢服務、技術協作、科技成果轉讓以及技術支持等手段而獲得的收入,包括科技上的創收與校級教學科研上的創收。科研成本計量有教師獲得科研資助的項目比例、本專業的科研經費總支出,但是科研支出中用於教職工的人員費、業務費、材料費、設備費、修繕費等都有一部分計入學生成本。

三、對加強高校學生培養教學科研成本控製的建議

由於教育經費管理體製尚不完善,預算分配體製和執行體製存在缺陷,人員經費等財力資源使用管理過於集中於學校,學院缺乏人員成本概念,同時,學院之間財力資源分配不夠合理,學院發展的主動性和辦學的積極性難以發揮。由於高校作為非營利性組織,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根據自身特色,通過分配製度、撥款製度、行政調節機製、市場調節機製等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

(一)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