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教學主張。不重複自己需要可貴的自省,不重複別人則需要更多的自信。根據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的所思所得,我大膽提出了構建“和美課堂”的教學設想,積極倡導“個性多元,和諧共生”的教學主張。我認為,每一個兒童都是特殊的個體,都有不同的個性,包括不同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欲望需求、價值取向、創造潛能等,千差萬別的個性會直接影響到兒童的未來發展。因此,我們的教學不能用所謂的標準化模式約束兒童,而應該尊重兒童的個性差異,做到“心中有兒童”。教師應營造一個尊重兒童個性的環境,實現師生關係的和諧共處,教與學的和諧共進,情與智的和諧共長,共性與差異的和諧共融。在此教學主張的引領下,我用心對每一節課做出“頂層設計”,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舞台。用圖片、文字記錄下每一次課堂留下的精彩與感動,用教學主張關照課堂實踐,用兒童立場引領教學行為,積極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溫馨圓融的教學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形成了“和美靈動”的教學風格。連續三年,我撰寫的反映自己教學主張的論文在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中獲獎,《積累活動經驗 提升數學素養》等多篇論文在《江蘇教育》等雜誌上發表。
德國哲學家尼采有一句名言:“如果一個人知道他明天在哪兒,他就能夠忍受今天的一切痛苦。”人的價值在於永遠對未來保持未知,卻又能夠不斷努力將自己對未來的憧憬轉化為現實,至少是將其中的一部分變為現實。2012年,我被評為鎮江市第六批中青年骨幹教師;2013年,我被評為鎮江市第六批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2014年,我作為句容小學數學教師的唯一代表被鎮江市教育局推薦參加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後備高研班,這讓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擁有更廣闊的視野。2014年12月,在省特級教師後備高研班培訓中,我做了題為《我的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與行》的論壇交流,我把自己這兩年的思考與實踐做了彙報,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讓我更添了一份走向遠方的自信和堅定。2015年5月,在江蘇省第十一屆“藍天杯”小學數學會課中,我喜獲一等獎,我的教學主張、教學風格更為成熟、穩定。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我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蒙受到多重關懷與幫助,我一直心懷感恩。當我在前行的路上感到遲疑和迷惑時,“曹慧名教師工作室”給了我指引與方向;在我專業行進的過程中,“沈本領工作室”“句容市小數俱樂部”讓我有了更多的平台得以錘煉與發展。睿智的導師們指點迷津,時時鞭策我、鼓勵我;一群誌趣相投的同行相互支持,共同探尋學科領域的困惑和發展方向;領導、同事的關懷讓我在飽含溫情的陽光雨露下快樂成長。我感恩每一個給予我幫助和溫暖的人,因為你們,我在幸福地成長著!
我深知: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傑出的業務水平,還要有對教育深刻的思考和對事業執著的追求,更要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和優秀的人格魅力。我始終堅信:不斷的追求和創新能夠成就教師生命的精彩,而追求和創新必須建立在永不停息的學習研究的基礎之上。在未來的日子裏,我一定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用不息的激情鑽研,以恒常的心態固守,用真誠的情感熱愛,為農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春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