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作範文要妙用(1 / 1)

習作範文要妙用

觀點參考

作者:邵龍霞

【關鍵詞】習作教學;範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5-0069-01

“寫一個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是蘇教版五下習作6的內容,通過仔細研讀教材,依據小學高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本人確定了此次寫作指導的重要目標:能從範文《我的媽媽是傻瓜》(見範建勳的散文《我的傻瓜媽媽》)中習得寫人的技巧,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並能表達出自己對人物的喜歡或崇拜之情。好的範文能讓兒童從中習得寫作技巧,為未來的寫作儲備寫作技能。當然,習作範文要妙用。

1.鼓勵自由表達VS習作方法指導。

新課標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所以,部分教師排斥使用範文。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的寫作需要創造性,但小學生的作文剛剛起步,迫切需要習作方法的指導,模仿範文的語言、結構等,學生習得一定的寫作方法後方能有所創造。其實,對於兒童來說,更需要借助範文“吸收”一定的寫作技巧,然後才能開出自由表達的花朵。

2.範文引路VS觸發感悟。

範文隻是一個“例子”,利用範文引路,學生能從中看到大致相同的寫作方法,但每個人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樣的。葉聖陶、夏丏尊在《文心》一書中提及“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教師借助範文內容是為了觸發學生的聯想,由一個人想到其他的人,由一件事想到其他的事。要觸發學生的聯想,提出的話題必須貼近學生,讓他們的思路能夠拓展開來。反對使用範文的G老師曾在本人上完課後,也拿著本人提供的範文,在自己的班級朗讀後布置了“我的媽媽是 ”的周記,結果十八個學生的題目都跟家務有關。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有兩點:(1)G老師已經明確了作文題目是寫媽媽。(2)G老師隻泛泛提出要求——學習範文那樣寫出特別之處。所謂的“寫出特別之處”究竟是指什麼?本人不知道G老師有沒有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我在教學時是通過這兩個問題來進行引導的:(1)文章中的傻瓜媽媽真的很傻嗎?你認為小女孩的作文憑什麼贏得了大家的笑容、淚水和掌聲?(這一問題指向的是讓學生了解:打動我們的其實是真情,有了真情,文章才會“特別”。)(2)這是一篇寫媽媽的文章,你覺得它的特別之處在哪裏?(這一問題主要引導學生發現這篇文章的特別之處:題目有趣,發生在媽媽身上的事情很有意思等。)有了這樣的鋪墊,我讓學生在寫法上要緊跟範文,而在內容上要拓展開來。學生的習作可謂精彩紛呈,有一學生寫的是《老媽是“武林高手”》,介紹自己的媽媽擁有“筷子神功”“拍打神功”。“筷子神功”專門對付小饞貓不洗手就想吃東西的壞習慣,“拍打神功”是用扇子為女兒驅趕蚊蠅,文章構思巧妙,語言幽默,既受了範文的啟發,又有自己的獨創之處。

3.“慎用”習作範文VS“妙用”習作範文。

部分教師在研討中特別聲明:範文能不使用就不使用,必須要使用,那就謹慎使用。在他們眼裏,“範文”成了束縛學生思維的枷鎖。而筆者認為小學寫作教學中範文應該使用,但要做到善用、妙用。首先,範文的選擇要精當,範文要具有可模仿性、趣味性,能在語言、構思、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麵為學生提供幫助。其次,範文探討的話題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能誘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並能教給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我的媽媽是傻瓜》這篇文章情真意切,表達不落俗套,故受到很多孩子乃至大人的喜歡。

總之,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要實現“緩坡而上”,給學生提供優質的範文,妙用範文,觸發、拓寬學生的聯想。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