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開拓國際市場的策略和方式(1 / 3)

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策略,主要是指企業選擇什麼樣的渠道進入國際市場,可供選擇的策略與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

一、商品進入策略

商品進入也稱出口商品,是開拓國際市場的一種古老而常用的策略與方式,至今世界上大多數企業仍然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國外市場的。它分為間接出口和直接出口兩種形式。

(一)間接出口策略

1、間接出口的概念

所謂間接出口,指企業把自己生產的產品,交由專業進出口商,由其負責向國外出口。我國大部分生產企業的出口工作都是采取間接出口形式,他們一般是把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交給專業的外貿公司,由其負責經營出口業務。

2、間接出口的優點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

(1)專業進出口貿易商精通國際貿易業務又了解國際慣例,擁有現成的分銷網絡和渠道,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把產品迅速銷售到國外市場,投資較少;

(2)生產企業本身可以不必考慮貿易風險。

3、間接出口的缺點

這種方式的缺點是:

(1)進出口商為了自身利益,而熱衷於推銷利厚的商品,對難銷和薄利產品不熱心;

(2)企業不能培養自己的專業營銷隊伍和建立自己的分銷網,不利於長遠發展;

(3)進出口商經營範圍廣,往往缺乏有關專業知識,因此售後服務比較薄弱,不能推行生產企業的營銷策略;

(4)企業不能控製市場銷售,也難以掌握全麵的市場情報;

(5)企業讓利於進出口商,因此利潤相對較小。

4、間接出口的具體做法:

(1)由本國出口商經銷。生產企業將產品銷給出口商,再由出口商以自己的名義將產品銷往他國。這種方式可以使生產企業者的產品很方便地進入國際市場,風險也小,但生產者長期過分依賴出口商,長期處在被動地位。

(2)利用出口代理商。由生產企業與本國出口代理商簽訂合同,由代理商協助尋找國外客戶,生產企業承擔風險,並在產品售出後付給代理商一定比例的傭金。這種方式對生產者的好處是:①由於產品所有權不變,對市場具有一定的控製力;(2)由於廠牌不變,有利於建立生產者的信譽;(3)進退自由,企業可在適當時候收回代理權,自營出口;(4)關係固定,必要時可以提出專門代理。其缺點是外銷市場麵有限,若產品不能迅速銷售,會導致代理商不願代理。

(3)與中間商合作經營。即由中間商幫企業管理經營出口業務,並付給中間商一定的費用。

(4)出口聯營。一些標準化程度高的原料或中間產品生產者聯合起來經營外銷業務。聯營的中心組織直接對外談判,統一某些產品的價格,統一發票,統一運輸業務,起到了國內商的部分作用。這可使企業降低營銷費用,提高議價能力,避免彼此競爭。缺點是標準化程度差,品種和價格差別大的產品難以采用。

(二)直接出口策略

1、直接出口的概念

所謂直接出口,就是生產產品的企業直接把產品賣給外國進口商或用戶。

2、直接出口的優點

直接出口的優點是:

(1)可直接向進口者宣傳推銷自己的產品,信息反饋快且增加了企業對國際市場營銷的控製權;

(2)推銷積極、熱情、誠懇,並能以長期觀點看待營銷問題,企業在國際市場選擇麵大,從而促進了銷售;

(3)能直接了解國際市場情報因而便於隨機應變;

(4)可迅速改換其他國際市場進入策略,可憑自己的努力不斷開拓新市場。

3、直接出口的缺點

直接出口的缺點是:

(1)營銷活動,特別是拓展市場時需要較多的人力、費用和時間,所以成本比較高;

(2)進口商中間商的營業費用高,發生呆賬及其他風險的機會多;

(3)為了推銷必須擁有較多的流動資金以代周轉;

(4)必須要具有國際營銷專長的人員等。

4、直接出口的具體做法

(1)利用國外中間商指企業把商品直接賣給國外進口商、進口代理商、批發商或零售商。這種渠道較短,節約銷售費用,降低售價,增加競爭力,並便於了解國外市場情況,企業對國外市場有一定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