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聽、真看、真感受(1 / 2)

智囊報告

作者:智囊管理研究院

【 智囊導讀 】

與所有組織相像,A公司當下的組織狀態是其背後的係統、結構、習慣和心智模式的“顯像”、症狀和結果,而這樣的組織狀態和這樣的狀態背後的係統、結構、習慣和心智模式,恰恰就構成了組織成長、實現自己願景的最大障礙。

【案例】

關鍵詞:組織成長

去年,索奧中國和智囊傳媒一起為A公司(此為該公司的化名)舉辦了為期四天的訓練營,我們有機會與A公司不同層麵的團隊共同工作,這是一次“真聽、真看、真感受”的組織成長體驗。

訓練營中的遊戲、反思、研討、世界咖啡和篝火彙談等環節,形成了一個充分、開放和真實地表達自我的組織生態環境,也創造了一個團隊共同思考、共同創造的“場”。作為A公司組織狀態的“觀察者”,我們不僅關注組織呈現出的“症狀”,更關注在訓練營中開始逐漸成形的組織成長的新元素、新狀態。

我們看到,A公司在各個層級上,都表現出相當強的個人能力:看問題尖銳,行動和執行迅速,溝通大膽而開放,既有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相當強的想象力。但從我們的觀察中也發現——這個令人敬佩和羨慕的有“衝擊力”、富於“狼性”的團隊,卻處在“組織成長的煩惱”之中:對未來發展的方向有著很強的意願,但尚沒有形成真正的“共同願景”,對於發展的路徑和近期的目標也感到困惑和茫然;探討問題銳利而細致,但缺乏係統和總體的把握,更缺乏共同行動的勇氣、擔當、能力和行為習慣;在溝通中,不畏懼衝突和“拍磚”,但對於衝突和“拍磚”的後果充滿糾結,更難以達成真正的共識,形成有效的、高質量的決策。更重要的是,A公司還沒有形成個人和組織共同成長的意識,還沒有形成個人與組織共同學習能力,沒有形成推動組織成長的組織的“知”與“行”的正反饋機製。

具體觀察如下——

團隊中的個人大都善於表達,但團隊整體不善於有效溝通,特別是不善於“聆聽”。

這個現象在各個班表現明顯。在聆聽訓練過程中,基本沒有人從“我聽見……”的角度發言(這是訓練中再三強調過的),大家分享時的基本表述方式都是“我認為”、“我覺得”。有的學員就幹脆說:我沒有聽到。這一點在的“七巧板”遊戲環節表現得更加突出。A公司團隊在我們經曆過的不同企業中,是找到“七巧板”遊戲規則最快的團隊,但其中的領導團隊顯然缺乏足夠的溝通能力,其他團隊也缺乏足夠的聆聽能力,對領導團隊也缺乏信任。因此,在遊戲中反應出的現象就是溝通失效,共同運用規則,共同創造“最大價值”的機會就失去了。

每個人都能看到問題,但往往看不見 “係統”。

在訓練營中,開展了多次“世界咖啡”式的探討,許多小組彙報的過程中,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糾結於細節,大都缺乏對於研討主題的整體把握和係統分析。在項目會議中我們也發現,A公司的管理人員往往會在細節上反複爭執,而缺乏團隊的整體把握和係統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