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業經營者在描繪、設計、推行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之時,往往根據市場機遇和戰略目標,而忽略企業能力,特別是企業的財務與戰略的匹配。
有一位企業家曾提出這樣的谘詢:如何解決其企業的資金鏈問題。
這家企業有三大業務模塊——手機電池生產、手機連鎖店經營和房地產開發。這三個業務均起步很早,手機電池投入早於比亞迪,手機連鎖店已達15家,房地產也有10年,三個業務機會抓得都好,可惜都沒有集中力量做強,資金缺乏。他需要的是調整戰略,集中能力投入一個產業之中,變投機為持續性的投資,培養自己真正的核心競爭能力,否則隻會被財務風險拖垮。
大企業的倒閉往往是由於違背做企業的基本規律。資金流作為企業基本的血液循環,維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隻有生存才有機會,事實上,就如人體一樣,當你進入高速運動之後,身體的基本健康狀況就成?為關鍵要素,激烈運動必須以健康的體魄為保證,運動速度加快也意味著血液循環加快。企業一旦做大之後,財務風險也加大了,大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倒下的概率也增加了,中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由內向外地全麵培養自己的競爭能力,這才是做強的途徑;僅僅靠由外向內的輸入資源也可以做大,但沒有持續發展的能力。德隆等企業的倒閉,為後來的企業提供了深刻的教訓。
什麼原因導致了企業的資金鏈斷裂呢?現舉例如下:
(1)企業的銷售模式在經銷商訂貨與回款方麵存在缺陷,主營業務回款方麵壓力巨大,應收賬款逐漸增多,造成資金鏈斷裂。
(2)盲目擴張,盲目多元化,加大了企業風險,造成資金短缺甚至是資金鏈斷裂,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倒閉。
(3)自有資本太少,主要依賴借款經營,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無法再從銀行籌集到資金。
(4)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原先那種四兩撥千斤的遊戲無法再繼續,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
(5)上市公司被母公司“掏空”。
(6)隨意為他人提供巨額擔保,因被擔保企業倒閉或無力還款而受到株連。
(7)企業當家人因貪汙而落馬,或企業遇到其他突發事件等原因,造成市場恐慌,供貨商和債主紛紛催款。
(9)企業內部控製薄弱,財務控製存在嚴重問題,下屬單位多頭開戶,資金管理不嚴,投資隨意性大。整個企業資金管理鬆散、預算管理不力、監管力度及時效性不足、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不高。
(10)大量存貨占用流動資金,再加上銷售成本偏高,直接影響到資金調配,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