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一百節)(145)(2 / 3)

那一幹人等,本來起了個大早,提前吃了早餐,想到和主公一起登山遊玩,心情都不錯。卻不料見了主公,因攪黃了主公瞌睡,以至於主公發怒,所以眾人一時之間,心都涼了。尤其李千秋和趙龍甲,兩個不曾預料到易銘會這麼說,被易銘劈頭蓋臉,一番質詢,竟然都不知如何回答了。

眼見氣氛有些尷尬,好在李千秋腦子轉的快,隻見他走出人群,對易銘及眾人說道:“主公,諸位,主公訓誡的是,如今大敵當前,咱們是應該堅守職位,不得怠政失職,否則,我黔北危矣!”說罷,李千秋接著轉而說道:“各位,我看這象山之行,當予取消,為今之計,應即刻集合人馬,趕往遵義,那各地頭領,大多已經到了。吳能奇將軍,你去傳令,叫弟兄們準備開拔。”

眾人聽李千秋也這麼說,隻得眾口一詞,說道:“是!”不再多言,吳能奇也領命轉身出了院門。不過易銘看得出來,不少人心存不滿,恐怕在暗暗罵娘。

等得易銘用過早飯,隊伍早就集合完畢,易銘騎了高頭大馬,李千秋居右,趙龍甲在左,後麵跟著吳能奇、李馬丁、韓知禮、楊明義,還有範曠及黔北名士吳扶林、黎佐清等人,一行數百人,從縣衙列著隊沿西街而行。隊伍最前頭有一列馬隊開路,有幾個高舉紅旗,那旗幟中間,寫著一個大大的“李”字,中間是百餘騎兵,最後跟著步兵,都肩扛漢陽造,大聲喊著口令行進。易銘回頭又看了看,見隊伍之中有一乘轎子,四個孔武有力的漢子抬著,顯得格外不同,等得轎簾子挑開,然後,易銘就看見了一張女子的醜臉,不用說,正是吳琦玉。

這一行旌旗招展,一路招搖過市,引得縣城百姓兩旁圍觀。易銘見男女老少,無不注目看著他,沿街人群,口中都整齊地高聲喊著:“主公英明,義軍神勇。”的口號,易銘覺得有意思,這人群喊的口號,恐怕是有人專門教的……。

兩旁百姓見了這一撥人馬,自然退避路旁侍立,躬著身,對易銘不敢抬頭正視。

易銘見這些百姓對他敬若神明一般,知道是這幾年李千秋治下,老百姓衣食無憂、生活改善、社會穩定的結果,心裏充滿了對李千秋的敬意。

一行慢騰騰剛走出縣界,李千秋吩咐李馬丁傳令人馬就地休息,時值正午,陽光尤其惡毒。易銘靠在樹蔭下,將就吃了些幹糧,李千秋就來了。

李千秋見著易銘,施了禮,說道:“主公,這兒地勢險要,水急山險,要過河,必定要靠擺渡,我看是不是可架一座石橋,再據橋設立一處關隘扼守,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主公以為如何?”

易銘正熱得不行,哪有心思說這個,所以懶洋洋地答道:“好吧!就按你說的辦。”

李千秋接著又說道:“主公,咱們身後密林之上,有一台地,尤其險要,主公可否隨我上去察看一番?”說完,不停地眨眼示意。易銘瞬間就懂了,知道李千秋有話要說。、

兩人隻帶了韓知禮、楊明義二人,向上走入密林,隻十幾分鍾時間,穿過密林,果然就看見了李千秋所說的台地。台地不大,約莫十數畝,地麵為斑駁的堅實岩石,所以隻在空隙處的土壤長有幾蓬灌叢。因長年風化雨侵,岩體破碎不堪,兩人隨意對象而坐,韓知禮、楊明義二人,遠遠站立著。

“你想走?”李千秋剛一坐下,迫不及待問道。

易銘見自己心思被他戳穿,想了一下,決定不作隱瞞,所以坦率答道:“對,我一天也不想呆下去。”

李千秋表情複雜,看著易銘,又問道:“你考慮好了?為什麼非得如此執著?你想想看:這裏除了沒有你說的那些女孩子和你那個老丈人,其他也還齊備,要實現咱們的那些所謂使命,也不困難。你是不是想清楚了再做決定?”

易銘也望著李千秋,答道:“你在我眼裏,好像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欲的一樣,我問你,我那個玄孫媳婦,也就是你那個黑美人,你真的愛她嗎?”

李千秋聽罷有些意外,不過也想了想,平靜說道:“愛,我怎麼不愛她,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都超過了一百年,要是我們之間沒有真摯的感情,我們怎麼會相濡以沫長相廝守這麼久?”

“一百年!”易銘驚呼道:“你才多大?難道說……?”

李千秋答道:“對,我們在一起百年有餘,要確切說來,我和她在一起已經有一百四十多年了!關於我的年齡,你知道的,我們那個時候的人的壽命,比你們要長壽很多,所以我雖然也活了一百八十多歲,在我們那裏,也還是個年輕人,就和你們這時候三十來歲的小夥子差不多吧。”

易銘知道有這種可能,但他並沒有興趣關心這些,他隻是覺得奇怪,既然李千秋與自己那個玄孫媳婦感情如此深厚,但李千秋說起她,卻異乎尋常的平靜,這讓易銘覺得有些怪異的感覺。

易銘問道:“你們天各一方,你就沒有想想人家?”

李千秋聽罷,欲言又止,想了一陣子,卻說道:“她雖然人很好,不過死了……。”

“死了?”

“對,死了!”李千秋接著說道:“我說過,我們遇到了麻煩,所以不隻是她死了,我所認識或不認識的,全都死了。”

易銘聽著卻驚恐不已,聽李千秋越是事不關己一般地平靜講來,這種悲慘結局就越是令人感到恐怖。看到李千秋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易銘內心憤懣不已,於是又問道:“你是說世界末日?那好,是不是像幾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我們時代的人認為恐龍就是那個時候滅絕的。不過這對於我們來講,恰恰因此因禍得福。因為假若恐龍沒有滅絕的話,那麼哺乳動物或許將永無出頭之日,就更不要說咱們人類了。而你們這一次的災難,可能和那一次差不多,是不是又是外來天體撞擊地球?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