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七節)(113)(2 / 3)

於是易銘誇獎道:“想不到你小子幾年下來,也長進不少,你好好幹,以後可以給老子當個總理,免得老子一天到頭都是些軍國大事纏著,總是不厭其煩,難得清閑。”

那韓知禮聽了,自然內心歡喜,隻是他分外冷靜,知道皇帝這樣誇獎於他,更得要小心謹慎、夾著尾巴做人,千萬不能因此目空一切飄飄然。不過即便是這樣,這家夥還是不可免俗地趴在地上謝了恩。

韓知禮俗套了一回,起身對著易銘,就又說道:“皇上,你看這樣行不行?明日一早,微臣先行趕往涿縣,爭取聯係上潘勝安。至於您老,恐怕呆在此地最為保險,微臣那邊安排妥當了,自有人來報告消息,皇上得到消息,方可起身前往涿縣與微臣等會合。皇上就在這個地方安心住著,微臣看這個地方雖然偏僻荒涼,但因此不惹人注目,萬分安全。微臣叫蠻牛留在這裏陪您,我看這兒山野人家,卻還淳樸可靠,皇上以為如何?”

易銘聽罷點頭,算是許可,又說道:“也好,那你小子這一去,千萬要小心一點。眼下形勢複雜,人心難測,要是潘勝安居心叵測、不懷好意,你這條小命就懸了,你懂嗎?”

韓知禮答道:“皇上所思所慮,微臣謹記於心,其實微臣就怕他來這個。所以微臣早就想好了,要是明日,不,最遲不過後天早上以前,皇上還未能得到微臣消息,就千萬要趕緊離開此地。不到萬不得已,皇上絕不能往京城走,微臣以為,皇上應離開京畿,到各地尋得信得過的人,然後再作打算。比如皇上可打聽李過、高一功、孫五哥、鄭可望等人,這些都是皇上可以信賴的忠臣,找到他們,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那楊明義聽了,卻沒明白如果得不到韓知禮的消息,為什麼要立即逃走,於是插話問道:“你不來,我們怎麼走?為什麼?”

韓知禮說道:“蠻牛大哥你傻呀,要是後天還沒有消息,那隻能說明多半事情不妙。蠻牛大哥你也不想想:假若潘勝安居心叵測、不懷好意,我這一去,還能逃得了嗎?我一旦被捉住,蠻牛大哥你是知道的,就他們那些嚴刑手段,你以為我能堅持不把皇上行蹤說出來嗎?我讓皇上走,就是避免我即使嘴巴守不住,也要爭取一點時間保證皇上安全……。”

易銘想到韓知禮不懼龍潭虎穴,替他走這一遭,即便遇到最危險的境地,心裏也無時不刻考慮的是他心裏這個皇帝的安危。易銘聽罷,內心感動不已,眼前的韓知禮,才是真正可以患難與共的兄弟。

易銘哽咽著說道:“好,還是韓三心裏有我,你這個想法我讚成,就照你說的辦。我看明日一早你就去,一路注意安全。隻不過我還有些事情問你兩個……。”

韓知禮說道:“皇上放心,微臣此去,處處留心,見了潘勝安,一定會小心從事。皇上有話囑托,敬請訓斥,微臣聽著呢!”

易銘要說的,其實是關於這一次的穿越,他想起這次巧遇,實屬蹊蹺,中間很多疑問沒搞明白。眼看這時候萬籟俱寂,離天亮尚還有不少時間,他想趁此機會,將這些事情問個水落石出。易銘想清楚了,於是問道:“韓三,我想問你兩個一些事情,你可要講實話,你們兩個從哪裏來?都去過什麼地方?”

易銘此話一出,韓知禮及楊明義隻一瞬間就傻了眼,二人張嘴結舌,半天講不出一句話。那楊明義後來翻身下床,兩大步跨過來,一雙大手捂著易銘額頭,對著韓知禮搖搖頭,說道:“韓三,皇上他老人家怕是又健忘了。”

易銘一巴掌推開楊明義手掌,罵道:“去,老子頭腦清楚說話清楚,什麼都好得很,怎麼會健忘?”

韓知禮也在一旁注視著易銘,他小心看了許久,心裏還是沒底,因此接著楊明義的話,說道:“皇上,您老可不要嚇微臣了。咱們不是剛從您老那個地方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