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七節)(113)(1 / 3)

第七十七節:落魄荒村覓良策,後世景狀了完全。

(113)

話說楊明義見韓知禮不準他睡覺,不敢說什麼,無奈之下,將已經脫下了的衣服褲頭,又隻好穿上。他兩人那張床位於窗前,紙糊的窗子破了幾個洞,秋風蕭蕭,無情地撕裂著那並不堅實的紙張,灌進來陣陣涼意。

易銘顧不得眼前情景,他心神惶惶,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想了一會兒,腦子裏仍然沒有主意,他盯著韓知禮,隻好就問道:“韓三,你們兩個說,我們現在怎麼辦?”

韓知禮看了易銘和楊明義,回答道:“皇……。事到如今,微臣在想,是不是先找到潘勝安,再作打算?”

易銘想了一想,覺得有道理,他又問道:“韓三,你說這個潘勝安可不可以信任?”

韓知禮早就心裏有底,隻見他回答道:“回皇……話,微臣以為潘勝安此人忠厚淳樸、行事謹慎,非但可以信任,好多大事,眼前就在他一人身上。”

易銘進一步追問道:“我看未必,這個潘勝安老子不認識,至於見沒有見過,我已經記不得了。你敢這樣輕信於他,原因何在?你是不是認得此人?”

韓知禮壓低聲音,答道:“回皇上,潘勝安此人,微臣倒是認識,此人也是咱們河內府潘家寨的人,算是咱們老鄉。這些年在軍中,素來性情老成,言語不多,和身邊人均合不來,隻是有一件事微臣不敢隱瞞。”

易銘趕緊罵道:“你他媽什麼時候了,還這樣繞來繞去賣關子,快講!”

韓知禮慌忙答道:“是!”又說道:“要說潘勝安,微臣不得不提到趙元成,微臣與趙元成,雖然平日裏交往不多,但這會兒我得稟明您老人家。我們兩個,老家相距不過三裏,打穿衩衩褲光光屁屁的時候,照您老人家那個地方的說法,就是非同一般的死黨。隻是後來義父睿王,他囑咐微臣,說趙元成所作是機密之事,要我倆來往盡量少一些。我在中樞行走多年,一般人愛關注卑職行蹤,喜好和微臣套近乎,這個微臣不說,您老人家也明鏡似的……。”

易銘點點頭,表示認可,韓知禮又看了楊明義一眼,轉過頭來,又繼續說道:“打遵義的時候起,我到趙元成住處,也隻是去過那麼四五次。隻是微臣每次去,微臣都見到了這個潘勝安在那裏,當然還有其他幾個。這讓微臣覺得有點奇怪,不知道您老人家覺得怪不怪?所以微臣以為:這個叫潘勝安的,表麵上隻是個小小縣令,就管著這麼個小地方。我敢說潘勝安絕不簡單,他實際上應該是元成的耳目,也是您老人家秘密戰線的特務。”

易銘聽他這麼一說,覺得言之有理。

韓知禮又道:“剛才那個老漢不是說趙家就這麼個老三逃掉了嗎?所以微臣想:找到了潘勝安,即便不能斷定元成在他那裏躲著,但通過他找到元成,應無問題。微臣以為,趙元成逃掉,迄今已是兩年有餘,如他沒有一張網,沒有一幫鐵哥們,恐怕早就被收查出來搞死了。他這樣能夠銷聲匿跡兩三年,說不定他是不是還在等待時機準備報仇雪恨也難說。您老人家想想,他和吳琦玉不共戴天之仇,費勁心機躲起來,恐怕正是在尋機報複。除非他眼見家人身死,萬念俱灰、看破紅塵去當了和尚,否則,換了是我,也要無時不刻想著報仇的……。”

易銘見他分析得頭頭是道,並不打斷。

韓知禮又說道:“微臣以為,以眼下形勢,京城您老人家斷斷不可貿然而去。我要把您老人家安排在潘勝安那裏,讓我等處於台前,您老居於幕後,然後咱們通過他,聯係其他人,然後再作打算……。”

易銘聽到這裏,讚賞之餘,驚訝不已,他想不到韓知禮二十幾歲年紀,心思卻如此周密細致。且分析問題對待問題,能做到冷靜思考、沉著應對,有方法、有手段,謀斷機變,均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