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十五章:亂軍之際(七十一節)(105)(3 / 3)

易銘就這麼源源不斷說著,聽得三人不住點頭,可能覺得讓易銘再說下去,又不知道還要說出些什麼不雅的事情來,所以李仲趕緊製止,說道:“好了好了,三弟,別說了。”

三人此時完全相信了易銘是他們失散多年的兄弟的事實,畢竟易銘所講的這些事,從來隻發生在極小的圈子裏,如不是親身經曆,外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知。以至於易銘又突發奇想,心想就照老子這等法子,自己去冒充說是奧巴馬、川普的兄弟,抑或安倍晉三的兄弟和普京大帝的兄弟,這幾個都斷然不敢否定。

李仲聽著聽著,其實淚水都流了出來,他突然就向易銘跑過來,一把拉了過去,緊緊抱在懷裏,由於情緒激動,已然淚流滿麵,他哭著說道:“三弟,對不起!大哥沒有照看好你,讓人把你拐跑了。花狗、全順,你們兩個還要懷疑是不是?”

李岩、李侔,這才回過神來,就也跑過來,四個頓時擁抱在一起,他三個動情哭著,讓易銘也隨之掉下了幾滴熱淚。

幾個忘情地相擁而泣,過了許久,旁邊錢虎乙說話了,他說道:“李家四兄弟戰前團聚,可喜可賀呀!這兆頭好,看來寧武可破。幾位將軍,雖然是大喜事,但眼下不是敘舊的時候,我們還得商量大事啊!”

幾個經錢虎乙這麼一提醒,方才醒悟過來,李岩拉著易銘也走過去圍著一張桌子,易銘一看,上麵如同作戰沙盤,擺放著一個南北向狹長的城池。

李岩對易銘說道:“三弟,聽先生說你還讀過兵書,文韜武略,不在我等之下,你來看看,這寧武關怎麼攻?劉宗敏都督已圍著攻了好久,死了不少弟兄,這寧武關就是攻不下來。眼下我等接主上嚴令,三日之內如再拿不下來,主上怪罪不說,隻怕我等也無顏麵對死去的弟兄。三弟,你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易銘看了看,見他們沙盤堆得一團糟,以至於他竟沒有看懂,易銘隻好裝作四下細看,李岩在一旁介紹兩軍態勢。

原來大順軍隊十來萬人,已將寧武關圍得嚴嚴實實,這寧武關內,領軍主將是岱州總鎮周遇吉,手裏隻有兵不足萬人。李岩說他前頭還與義軍羅城大戰,殺死義軍上萬,自退守寧武後,又導致義軍損失不下兩萬。闖王李自成因而勃然大怒,發誓不惜一切代價,一定攻下寧武關,殺掉周遇吉。

易銘於行軍打仗這一套如何能懂,隻好在有李千秋在一旁,於是裝模作樣看了許久,易銘按李千秋的意思,說道:“幾位兄長,主上為何不盡快揮師京城、直搗黃龍,在這裏和周遇吉鬥個什麼氣?哪怕我軍揮師進京,擔憂周遇吉背後襲擊我軍,也大可以一兩萬人在這寧武與之周旋,圍而不打,等拿下北京後,再作打算也不遲。何況長期圍城,給養不足,必將生亂,隻提防周遇吉狗急跳牆突圍即可。孫子雲:攻城為下,眼下在這裏耗著,實為不智,小弟想問:這都是什麼人出的餿主意?”

易銘這樣一說,旁邊眾人都無不尷尬,其實他們身經百戰,何曾不明白其中道理,隻是這攻寧武的決定,最初是軍師牛金星的主意,眼下他正得寵。同時,該主意還得到劉宗敏等大將的支持,李岩曾勸過李自成,然而李自成對於李岩,已不像先時那麼器重,而原因也在於李岩與牛金星政見不合,牛金星讒言導致的結果。

李岩聽易銘說完,無不猶豫說道:“三弟所言甚是,為兄也這麼勸主上,可主上決心已下,又令為兄接替劉宗敏大將軍指揮攻城。眼下不是談論孰是孰非的時候,我等當不遺餘力拿下寧武,不負主上厚望,三弟有何高見?大可講來。”

易銘見這寧武城,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城牆高大,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之守城軍士下定死守之心,導致義軍數度強攻,也收效甚微。所以他哪裏會有高見,又是李千秋,如是如是一番,易銘就懂了。

易銘指著沙盤,對眾人說道:“小弟以為其東城,也就是東北方向較為薄弱,可主攻此地,但不可盲目冒進做無用功,守軍憑險而戰,咱們自然吃虧。咱們不是有幾十架鑄鐵大炮嗎?聽說四個方向都有,應將大炮全部調往此方向,集中火力轟擊城牆城門之一點。如一旦牆垮門塌,我軍再組織敢死之士,全力攻城,周遇吉軍隊人數有限,決不能抵擋。”

李岩聽罷,稱讚道:“三弟這一招,果然妙計,為兄深感欣慰,想不到我李家有三弟這樣的奇才!父母在天之靈,足可心安了。”

易銘心想:我是什麼奇才,奇才站在你身邊,是李千秋呢!這鑄鐵大炮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還有火藥也是。

一群人正在熱議,突然外麵來報,說大順欽使到了。

李仲等人,齊齊跪了,迎接王令。原來李自成又派人來催,說三日內拿不下寧武,李仲、李岩等,一律軍法處置。並頒下嚴令,如寧武城破,裏麵人等,無論官軍百姓,一律誅殺,不得姑息放過。

屋內眾人,聽了李自成旨意,內心惶恐,不寒而栗。

待送走李自成特使,李仲、李岩帶著眾人走出宅院,等了一會兒,有牛車拉來易銘說過的大炮,李岩一聲令下,這幾十架牛車,在數百名軍士的扶持下,艱難地行進著。易銘朝前方一看,見不遠處聳立著一道城垣,問了身邊人,方才知道,自己就在寧武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