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六節)(36)(2 / 2)

李千秋用了半個小時左右,才將大堂上眾人給易銘介紹完畢,易銘不勝其煩,隻說著:“嗯嗯嗯!”、“好好好!”許久,終於見到怡晴帶著十幾個女孩,提著搪瓷罐罐及瓷杯若幹,原來又是上茶來了。

易銘茶水喝了數道,感覺百無聊賴,想說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一時之間,竟為冷場。在這當口,那錢虎乙站起來,對易銘一揖,說道:“卑職錢虎乙,感念主公還記得,這幾年真想煞我等了。”

他話音剛落,眾人皆感歎,附和說道:“就是……。”

錢虎乙仍感動不已,又說道:“我聽先生講過,說主公這些年不遠萬裏,雲遊西方各國,用心良苦,著實不易。這個紅蕃嘛!我也在北京見過,高鼻梁、藍眼睛,粗俗野蠻,尤其頭發金黃金黃,亂糟糟蓬鬆鬆,不好打理,所以披著,跟鬼一樣。況且西人多狐臭,體味甚重,尤其難聞,人呢看上去好似變種。我聽範先生說,主公講他們有經世治國良方?在下冥頑不化,竟是不敢相信,不知主公怎生認為?還有,他們那個地方,有些什麼國?主子是誰?這個國家又是怎麼個樣式?煩請主公一並相告……。”

易銘聽錢虎乙這樣一說,頭都大了,知道這幫人可不比在縣城,如果解釋得不能服眾,或許對他及李千秋威望,恐怕有所損害,說不定還有其他不好的後果。

易銘見大堂之上,眾人目光齊刷刷往他這兒投來,他心裏竟為之一慌,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他稍想片刻,說道:“這個嘛……!”

他想起了他那個時代的國體之爭,意識形態之別,易銘深知,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如果不在他們麵前體現自己的水平,以後恐怕不能服眾。

於是,易銘說道:“這個這個……!他們幾乎都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信奉耶穌基督,都有自己的國王或女王,舉凡國王登基,還得取得所謂羅馬教皇或者大主教首肯加冕,才得以承認。即便是國王,也得受大主教和教廷的節製……。”

聽易銘說這西方國度,尚還有女王,這大堂之內上上下下,大感稀奇。錢虎乙也覺得不可思議,於是問道:“主公是說他們還有婦道人家坐天下的?”

易銘心想:你他媽真就孤陋寡聞!但他想是這樣想,嘴裏卻隻好正色回答說道:“正是!”

錢虎乙又道:“主公,各位同僚,這女人坐天下,容易生亂,當年武則天坐了一些年,到後來不還是把江山拱手還給李氏大唐了嗎!天下還是男人坐著穩當。教我看這些女王,她百年之後王位傳給誰?卻還麻煩。主公以為呢?”

易銘回答道:“錢將軍多慮了,她可以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可以傳給女兒,這也不是問題。因為各國之間通婚,所以各國王室之間,都是親戚,所以她也可以傳給其他國家的國王和女王,但這由不得她,因為決定權在議會手裏……。”

錢虎乙聽易銘如此說,內心覺得更加難以想象,就說道:“主公!像他們這樣子搞,這不是亂套了嗎?況且大位傳給誰都無法自己作主,那這個王還有什麼當法,簡直傀儡無異!他們的所謂議會,這權力未免出格了點。在下以為:久而久之,是要天下大亂的。”

易銘卻想:這家夥斷然不知道君主立憲製的!而君主立憲始於哪個時候,易銘知道一點。

其實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君主立憲製的國家,易銘好像記得是公元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才確立的,至於是不是確切,他內心沒有底,不過他實在不願意和眼前這土包子討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