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四節)(32)(3 / 3)

那二人聽了也樂了,一人道:“那你家還要晚一些,我們這兩個老不死的,起先也是從四川搬上來的,不過也四五十年了,是父親那輩。喂!你四川什麼地方?”

易銘答道:“據說是長壽。”

其中一人驚喜叫道:“咦!我們都是重慶府,他老家巴縣,我的老家江津,我們離得不算遠。”

易銘也笑著回答道:“這樣說來,我們算老鄉嘍?”那二人見易銘出自重慶,自然倍感親切,於是話就多了起來,易銘問什麼他們就回答什麼,讓易銘感覺很滿意。

末了,一人指著怡晴問道:“她是你媳婦吧?你娃可真有福。”易銘似笑非笑,看了一眼怡晴,怡晴不甚嬌羞,臉兒紅紅的,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易銘道:“算是吧。”怡晴慌忙道:“什麼呀!”易銘追問道:“難道不是?”怡晴更漲紅著臉,撒嬌說道:“不跟你說了。”講完就捂臉背過身去,易銘感覺這女孩真地可愛,讓他一陣的熱血上湧、心潮澎湃。

這兩老翁手忙腳亂地不時起魚,自然收獲頗豐,易銘不好繼續打攪,就此別過。幾人往上遊沿江而行,至七星石橋處又進了北門,沿途看了看街邊住戶,天色將晚,幾個往縣衙方向走,途中在市麵小餐館品嚐了兩大碗羊肉粉,自然鮮香無比。

其間,那餐館老板就認出了易銘,所以又是磕頭又是作揖,神情激動、大呼小叫地,整條街都叫他給驚動了,一會兒,人山人海趕來,都給易銘磕頭行禮喊口號。

韓知禮慌亂不已,急得滿頭大汗,隻有易銘笑對眾人,拉著家常嘮著嗑,神情輕鬆自如,態度和藹可親。

他關切問了這些人生產生活情況和對眼下軍政民生的看法和意見,見滿意度較高,易銘也很欣慰,對李馬丁極其負麵的印象多少改觀了一些。

這餐館老板大概認為有幸被易銘造訪,不甚榮光,韓知禮遞過銀子去,死活不敢收,卻之十遍,還是不敢要,逼急了,就說希望易銘給提個字兒,其實早就準備好了紙筆。

易銘見他顫抖著雙手磨著墨,感覺他太過緊張,就關切問道:“老板貴姓呀?”那老板哆哆嗦嗦回答道:“不敢,小人姓何,不瞞主公,再過幾天,是犬子與潘裁縫二女兒結婚的日子,小人想請主公給賞賜題一副對子。”

易銘聽了心裏驚異,嘴上說著“行”,心裏卻想: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易銘心裏竟有此一副,他見這一家姓何,一家姓潘,這副對子可是專為這兩家量身定做的。

原來易銘喜好對聯,不然頭一日也不會博得個滿堂彩,他記得有這麼一副:上聯為:有水有田方有米;下聯為:添人添口又添丁。這副對子妙就妙在:這潘、何二字,拆開來看,就分別是上下聯中這幾個字組成的。

所以易銘佯裝醞釀一番,正欲提起毛筆開工,心裏陡然想到:自己雖然練過幾天所謂書法,其實水平停留在給人紅白之事寫對子的程度,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他猶豫一會,李千秋、李馬丁、範曠等都趕來了。見了範曠身影,易銘倍感親切,對範曠道:“範先生,來來來,我來說,你來寫。”那夫子豈敢不從,按易銘口述,龍飛鳳舞、一揮而就。這夫子邊寫邊說道:“主公這對子,真可謂甚妙甚高啊!”

旁邊芸芸大眾,親眼目睹易銘文才殊絕,交口讚歎不已。易銘自然又被七嘴八舌捧上了天,所以飄飄然然、眩暈不已。

好不容易才回到住處,已是夜裏約九點來鍾了,易銘夜貓子,照例睡不著。他吩咐韓知禮去叫來李馬丁,兩個坐著吃了一會兒茶。易銘將兩老翁處問得的情況,垂詢一番,對李馬丁胡蘿卜加大棒,又哄又罵。李馬丁自然惶恐不已,不住大口大口喝著茶,天氣又悶熱難當,不知是緊張還是天氣的緣故,李馬丁渾身是汗,直將衣服都濕透了。

易銘見他服氣不敢頂嘴,也不便做的太過,他開導李馬丁,要他做事做人,盡量寬仁大度一些,李馬丁自然不敢辯駁,隻得連連稱是。送走這瘟神,易銘又去和怡晴說了一會兒悄悄話,方才意猶未盡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