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四節)(32)(2 / 3)

易銘笑笑,說道:“老人家,打擾了,他不會說話,你不要生氣。”

兩老頭懶得理會,對於易銘的話,跟沒有聽見一樣。過了一會兒,另一個老頭說道:“昨日聽說主公進城,我去看了看,人山人海的,擠不進去,所以竟沒有福分看到。我聽他們說,咱們主公也是這幾個年輕人這般年紀。”

發脾氣這位也說:“我也去了,擠不過年輕人,也無法看到。說是長的是一表人才,尤其是詩詞文章,真是絕了,就連範老夫子也自愧不如。”“範先生嗎?他可是從來不服輸的!”“就是,我看主公一來,這日子更好過了。”那個也說:“就是,我還聽說……。”

易銘見這兩老頭旁若無人一般使勁誇著自己,心裏竟還有些得意,又有些許不好意思,而怡晴早就失聲竊笑,感覺這兩老頭隻顧自己嘴巴快,卻不知真人就在眼前,真傻的可愛。

易銘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還在說著自己的好,於是準備謙虛一下,就說道:“老人家,你們說的主公,我看年紀輕輕的不成熟,看樣子也不怎麼樣。”

哪知這兩個聽了此話,瞬間就被驚得目瞪口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良久。一人對著易銘,語重心長地說道:“年輕人,我見你說話不像他(他指著楊明義)那樣不知天高地厚,所以我奉勸你一句,你這樣亂說,李大將軍曉得了,是要遭他砍腦殼的,咱們李大將軍厲害得很了。”

易銘見他說李大將軍,就問道:“李大將軍?是李馬丁將軍嗎?”

那人回答:“正是!”易銘來了興趣,又問道:“這個李馬丁將軍如何厲害法?”

那老頭見易銘追問,有些遲疑,支支吾吾不願回答。另一個就替他答道:“李將軍生性豪爽、嫉惡如仇,對百姓下屬,好得不得了,但是對其他人,嘿嘿,就不那麼客氣了。”

易銘道:“呃!什麼意思?”

那人不直接回答,指著他們身後城牆說道:“你們看這城牆,裏外兩道、周圍團轉十幾裏長,三千孫可望降兵降將隻修了一年就修好了。你說為什麼?我聽人說前年修好後,三千人死了起碼八百……。”

易銘聽了心裏大驚,心裏想:這個李馬丁簡直就是活閻王!在易銘時代,如若犯下這種罪行,起碼會以反人類罪絞死的。不過,他斷然沒有日內瓦公約關於給予戰爭受難者、戰俘和戰時平民基本權利待遇這種意識的,也不知道什麼叫做“人道主義”,所以易銘認為以後有機會得及時加以幹涉才行。

易銘內心奇怪,這一年時間裏從哪裏搬來這麼多石材,就問這二人,那其中一人答道:“這是攔河築壩,然後從上遊放炮采石,用船運來的。這幾千人采料的采料,搬運的搬運,砌牆的砌牆,農忙季節還得充入農戶,幫著耕種收獲呢!就這樣也還按期完成了任務。”

易銘知道,李馬丁他們肯定使用了炸藥,不然僅憑手中鋼釺鐵錘,那還不修到猴年馬月呀!

這時另一人又說道:“這前頭程大縣令就是因為不幹正事,欺負百姓,也不叫他一怒之下殺了麼!然後他自己就當這縣令。”

旁邊那老頭就說:“是,老百姓都說殺得好。”這人回答道:“好是好,不就是被軍師大人處分了麼,說他草菅人命、流寇習性,要不是官民士紳為其請願死保,恐怕腦袋都保不住。”

一人又說道:“還是軍師大人厲害,但我聽說軍師也服主公,都說這主公雖然年輕,但文武雙全,這幾年我們吃穿不愁,不都是托他的福嗎!”

另一個感歎道:“就是!李將軍再怎麼厲害,就怕主公和軍師,昨天對百姓過了一點,說是叫主公罰跪賠禮道歉,這個一物降一物,有講究的。”

這人回答:“他們說主公隨和,沒有架子,對老百姓好,真的愛民如子啊!”

另一個就道:“我家那老二,老大不小的,卻一天不務正業,下月我讓他當兵去,跟著主公去打天下,我心裏頭有底,不怕。”

兩人對著話,絲毫不在意易銘感受,又說了一會,其中一人問易銘道:“年輕人,我見你口音也像本地人,家在哪兒住?你老子是哪個?”

易銘聽了一笑,心想:這兩老頭真有意思,說話間直來直去沒有藏頭。就笑道:“我老子說來你們也不認得,我家最早是爺爺那輩從四川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