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頭溝劍指中關村副中心(1 / 3)

門頭溝劍指中關村副中心

投資區域

作者:趙方忠

盡管平原麵積僅占區域總麵積的1.5%,但並不妨礙門頭溝這個離北京中心城區最近的近郊區縣掀起“雙創”熱潮。

9月18日,門頭溝同日印發了《“創新創業門頭溝”行動計劃》、《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促進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基本涵蓋了鼓勵“雙創”的中觀指導與微觀操作,在“雙創”的大潮下,門頭溝高調再出發。

創業湧動新門城

與大多數出台“雙創”政策的區域不同,“創新創業門頭溝行動計劃”的目標極為細化。

由於門頭溝土地資源稀缺,承載創新創業的重擔再次落在了中關村門頭溝園的肩上,目標則是建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副中心。

承襲門頭溝石龍工業區多年積累的經濟實力,升級為中關村門頭溝園之後繼續深耕,門頭溝為其設定了創業人才集聚、創業主體活躍、創業載體豐富、創業要素彙集、創業生態活躍等五個具體目標。

談及創業人才集聚,門頭溝區區長張貴林直言,門頭溝計劃重點吸引海外創業者、大學生創業者、領軍企業創業者、科研院所科技創業者等創業人才超過1萬人,力爭集聚“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各類人才100人。

對於創業主體,則旨在利用政策培育一批在行業內擁有領先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的高成長企業,其中獲得中關村高新技術認證的企業超過300家,初步形成互聯網、智能製造、醫藥健康和節能環保4個產業集群。

創業載體則是在門頭溝園區範圍內建設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科技載體、創業載體超過10萬平米。逐步建設青年創業公寓、創業社區等,構建創業聯盟,探索創業拉練營活動。

彙集創業要素則重點吸引天使、VC、PE和眾籌平台等投資機構聚集發展,全麵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聚集創業服務機構10家,創業導師超過100人,創業谘詢專業機構50家。

同時,打造一批創新創業活動品牌,支持舉辦各級創業大賽、創業沙龍、創業培訓等創業活動500場,讓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蔚然成風。

如何開啟創新求變的過程,門頭溝為此製定了七個行動計劃。

一是創業人才集聚行動。包括支持大學生創業、支持高端優秀人才創業等政策支持;二是創業主體孵育行動。分層次精確扶持企業成長,同時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三是創業載體提升行動。高標準設計和建設創業載體,引導存量樓宇資源向科技創新載體升級,“騰籠換鳥”拓展存量產業載體空間,配套完善創業公寓;四是創業要素彙聚行動。鼓勵設立各類創投基金,推廣“孵化+創投”模式,完善創業金融服務體係;五是創業環境提質行動。建設宜居宜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的園區景區,打造功能完備的服務體係,進一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六是創業政策助推行動。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杠杆作用,重點投資園區內項目,提升財政資金對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完善綠色通道機製;七是創業文化引領行動。打造“創新創業門頭溝”名片,開展一批創業品牌活動,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從張貴林的解讀中不難看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副中心的定位是根據門頭溝園的現有基礎和未來潛力而設計,這是一條符合門頭溝實際的“雙創”路徑。

“門創30條”開啟追趕模式

以中關村副中心定位門頭溝園,也就意味著門頭溝要在接下來的數年間拿出真金白銀去加速創業企業的項目發展和人才集聚。